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艺术历史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夏朝艺术历史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夏商周文化艺术特点?
经历了漫长的远古时代以后,我国古代社会大约在跟今4000年左右进人到文明时代。相传在尧、舜、禹的时代,实行原始的民主传贤制—禅让制度。从大约公元前2070年开始,禹之子启继承父位,正式建立夏朝,从此,贵族世袭制取代民主传贤制,开始了“家天下”的局面。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至大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代纣,建立周朝。夏商周时代,又称三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文化的许多重要范畴、观念正是在三代奠基、形成的。
夏代的历史与文化,古书记载极为简略,难考其详。商周以来,“有册有典”,文化吕明,故为古今学者所称道。不过,古代学者为表彰周代文化的进步,每每通过比较三代文化之异同以见周代文化之富博。由此我们可约略推荐夏代文化之概要及三代文化的特点。
《礼记·表记》用概括性的语言,描述了三代文化的演变及历史特点:
夏道井命,事鬼敬神而远之。……其民之欲,惷而愚,乔而野,朴而不丈。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其民之蔽,荡而不静,胜而***。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渐,贼而蔽。
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这既是对三代文化的重要区分,又揭示了三代文化的历史特点。所谓夏道,应包含夏代及夏以前五帝时代的文化面貌,尊命即尊占卜之命、巫现之行,那时的神灵观念尚未充分发展,所以说远于鬼神。由此可见那时的民风“尚忠”、“尚朴”,保留着蒙昧时代的特点。《史记·货殖列传》就指出:“夏人政尚忠朴。”尚忠就是尚愚,《盐铁论·诏圣》说“夏后氏不倍言”,“不倍(背)言”为忠为信,但不知变通便是愚。传说时代的蛋尤,就是一个愚蠢痴呆的典型。而尚朴即尚俭朴,那时物质生活匮乏,即便是率领民众治水的大禹也只好“菲饮食”、“恶衣服”(《论语,泰伯》),更不用说普通百姓。所以《礼记·王制》说“夏后氏以飨礼”,就是端正民众俭朴之风。
尽管夏人“政尚忠朴”,但夏朝的许多制度、礼仪、文化等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孔子就以自己懂得夏代礼俗为荣耀,不仅对夏代以来流传的“韶”乐十分欣赏,认为它已经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甚至主张实行夏代的历法。
殷人尊神事鬼,先鬼后礼,表明殷人虽已有礼,但居文化主导地位的是鬼神和巫术,人道之礼必须屈从鬼神之意、巫卜之辞。因此,尊神、重巫、尚鬼使殷文化的显着特点。
夏商周文化艺术的主要特色是具有古朴与雄浑的特点,比较的原始。
西周的制陶业有所发展,除了制作一般的陶器以外,原始瓷器的制作也有所的进步,这一时期还是以陶器为主。
除了青铜业、陶瓷业和纺织业以外西周时期的不同程度的继承和吸收了商代手工业的工艺技术。
夏朝的青铜工艺为什么以狞厉为美?
青铜器形制特征与当时人们对图腾的崇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夔纹、动物兽足这些都是人们对图腾崇拜的体现。
夔纹、兽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这些酷似动物的器皿起到了恐吓作用,用鼎象征统治天下的权利,符合了统治阶级的意愿,所以鼎作为了象征国家***的一种标志。
这些威严庄重的艺术特征是夏商周青铜器狞厉之美的一个体现。 所以这就决定了重要礼器艺术特征也会具有威严、狞厉之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艺术历史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艺术历史简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