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晓松说三国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高晓松说三国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如何看待高晓松没看过《三国演义》,却将刘备的双股剑说成双股锏,一本正经地分析剑与锏的差异?

如何看待高晓松没看过《三国演义》,却将刘备的双股剑说成双股锏,一本正经地分析剑与锏的差异?

对高晓松原来我是不甚了解的,感觉好象是一个***专业人才,活跃于电影及文艺评论领域。后来因醉驾入狱,影响力反而急剧升高,他的活跃程度也相应急增。他的名字被反其意而用之呼作"矮大紧”,自然我对他的认识也加深了。原来他出身知识分子之家,文化背景很深,个人修养很高,虽其貌不扬但文化基因却是杠杠的。

高晓松说三国历史-高晓松说三国历史是真的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我反觉得他爱好太多,涉猎太广,难免蜻蜓点水,他做做电影,也偶尔写写剧本或许是强项,其他就是装饰而已了。虽有口才谈古论今并非他所长。

顺着高晓松的思路,也聊聊刘备的双股剑。《三国演义》中刘备使的是双股剑不是双股锏。何谓双股剑?就是两把剑两手同时使用,分左右,又称雌雄剑。但自西汉以来,剑基本上退出了骑兵战场逐步被刀所取代,因骑马打仗用刀威力大得多,剑仅作为佩服物或日常防身用,所以刘备用双股剑参与三英战吕布,那是没有的事。那么何谓双股锏?应该没有这一说法。因为锏一般都是左右两件,不必刻意说"双股”二字。唐代秦琼宋代八贤王均用锏为武器。型状大约就是四棱形带一定锥度的长铁辊。锏很好使,任意方向都能击打。骑兵作战锏比剑甚至比刀威力更大,不管对方穿盔带甲都能一锏毙命。但因太重需要力量很大之人才能舞动,所以使用的人很少,刘备决不可能有足够的力量使锏。至于双股剑刘备也不能用于打仗,试想就连马镫子都是西晋才有使用,刘备双手舞剑怎么驾驭战马,何况还要拼杀,现在的专业马戏演员也无人能做到。刘备的双股剑仅是一防身佩物而已。三英战吕布本就是虚构,就算真有此事刘备也只能敲敲边鼓搞搞偷袭,拼杀还得靠关羽张飞的大刀长矛。

高晓松说三国历史-高晓松说三国历史是真的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高晓松以文化见长,却说没看过三国演义,这还真让人不信。中国古代文化唐诗宋词的地位自不必说,但***却是数量偏少的,或许是与古代识字的人少,***难以普及有关。但为数不多的古典***中,以《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和《红楼梦》四大名著占着首要地位,可以说每个爱好国学者必定都读过,甚至是多次。并不是三国一书的文化价值有多高,但肯定能代表一个人的文化范围和文化经历。

其实双股剑和双股锏不必太较真,但《三国演义》如果高晓松真没读过,那还真是他的一个缺陷。或许文化和艺术是不完全相同的,只能说他偏向后者。或许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有差别,只能说他更现代。

高晓松说三国历史-高晓松说三国历史是真的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高晓松没看过《三国演义》,指的是***原著,还是电视剧,抑或连环画小人书?他没看过《三国演义》有关的内容,我不太相信。

《三国志》里没写刘关张用什么兵器,而《三国演义》里写刘备用的是双股剑。其实,刘备用什么兵器,对《三国演义》的情节几乎没有影响。双股剑不是金箍棒,不是乾坤圈,也不是芭蕉扇,《三国演义》里连刘备用双股剑斩杀小兵的事都没有。

拍电影、电视剧嘛,刘备总不能空着手上战场吧;不拍电影、电视剧,则可无视刘备用什么兵器。因此,即使高晓松没看过《三国演义》,他在他节目里分析双股剑与双股锏,也没什么不可以。当然,他的分析结论对错是另一回事。

高晓松的言论和观点,正确的不少,也有部分错误的或值得商榷的。大家带着脑子听,有质疑精神是好事。以高晓松的为人,他也不会计较别人挑刺,就像他不反感网友叫他矮大紧一样

没有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的确不知道刘备上马作战使用的什么兵器。而刘备上马使用兵器也是唯一一次,即第五回“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大意是“刘备催动战马,挥舞双剑加入战团”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根本没有涉及到刘备的作战兵器是什么。

“高晓松认为刘备使用的兵器是双锏,还向观众解释双锏和双剑的区别”云云。

不可否认,高晓松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即汉末三国时期,没有“锏”这个兵器。

根据《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邓艾传,邓艾为安西将军伐蜀的一段对话:“.....彼上下相习,五兵犀利,.......五兵的注释是:五种兵器,即矛、戟、弓箭、剑、戈。那吗兵士上阵用了什么兵器呢?我选了《三国志》中有关的插图观看,没有发现有双锏出现,所以初步判定三国时期没有“锏”这个兵器。大家比较熟悉用锏的典型应该是《隋唐演义》***中的“秦琼打登州”,用双锏打断府前旗杆的场景。常言道:“马有失脚,人有失言”,名家在公共场所“授业解惑”,的确应该预先做好内容的准备,这是对主办方和对观众的尊重

在《今日头条》的***节目中,高晓松的节目大约是谈抗战问题,我看了这个节目,他讲道:“七十四师(国民***军事委员会七十四师)的首任师长是王耀武。”我在留言区写到:第一任师长是俞济时。

过了二天,他的助手给予了回复。这是很简单的一个问题,正确与否不言而喻。高晓松团队能予重视、正视,说明还是具有一定素质的。我们作自媒体,也要面对这些难免的错误,有错即改。多一些包容和谦虚,是社会和谐的表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晓松说三国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晓松说三国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