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的洛阳历史渊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夏朝的洛阳历史渊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洛阳古代城市名是什么?
  2. 洛阳十三朝编年史?
  3. 洛阳的古称是什么?

洛阳古代城市名是什么?

洛阳在历史上的名称有: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

夏朝的洛阳历史渊源-夏朝 洛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斟鄩(zhēn xún),为史籍记载中夏朝的都城

西亳(bó),据说是偃师在商代的地名,其位置在豫州的河、洛之间,今河南偃师城西二十里 [1] ,西距汉魏洛阳城约10公里,西南6公里便是二里头遗址。

夏朝的洛阳历史渊源-夏朝 洛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洛邑,是周朝都城洛阳的古称,洛阳“八方之广,周洛为中,谓之洛邑”,为最早的“中国”所在地,是当时世界最大城市之一。

雒阳,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

夏朝的洛阳历史渊源-夏朝 洛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洛京,有两种释义,一为唐朝的东京洛阳,时人又称洛京。二为五代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定都洛阳,因当时另有东京兴唐府,故称洛阳为洛京。三年,改兴唐府为邺都,洛京复唐号称东都。

洛阳十三朝编年史?

洛阳自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 名称 都城位置 所居帝王 建都时间

夏 都城 偃师二里头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商 都城 偃师尸乡沟 约前1600年—约前1046年

西周 都城 瀍河两岸 前1046年—前771年(成周)

东周 都城 王城,共25王 前771年—前256年

东汉 都城 汉魏故城 ,共12帝 25年—190年

曹魏 洛阳 汉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

西晋 洛阳 汉魏故城 武帝至怀帝,共3帝 265年—312年

北魏 洛阳 汉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

隋朝 东都 隋唐故城 炀帝、恭帝 606年—618年

唐朝 东都

神都 隋唐故城 高宗、

武则天、

中宗、睿宗、

玄宗 690年—705年

(武周)

其余时间陪都

后梁 西都 隋唐故城 太祖、郢帝、末帝 909年—913年

后唐 东都 隋唐故城 庄宗、明宗、闵帝、末帝 923年—936年

后晋 西京 隋唐故城 高祖 936年—938年(约2年)

朝代在此建都.

洛阳的古称是什么?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

比如斟鄩是夏朝古都,位置在今洛阳偃师二里头村。公元前1046年,西周取代殷后,为控制东方地区,开始在洛阳营建国都成周。

公元前206年,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居住在洛阳。公元前202年,刘邦建汉,初次定都洛阳。西汉末年,王莽篡政,改洛阳为宜阳,设“新室东都”和“中市”。汉光武建武元年(25年),刘秀定都洛阳,史称东汉,改洛阳为雒阳,建武十五年(39年),更河南郡为河南尹。

黄初元年(220年)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阳,变雒阳为洛阳,称曹魏,设司隶校尉部,洛阳称呼沿用至今。

洛阳经济综述:

截至2020年末,洛阳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2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4.1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2312.2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2562.1亿元,增长2.3%。

截至2020年末,洛阳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66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6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8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67%。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0万人。

截至2020年末,洛阳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7%,涨幅比上年缩小0.1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3.3%,服务价格上涨1.5%,工业品价格与上年持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的洛阳历史渊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的洛阳历史渊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