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的历史起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隋朝的历史起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隋朝起源?
  2. 隋朝皇帝的姓氏来历?
  3. 请说出隋朝国号召的来历?
  4. 隋氏起源是什么?

隋朝起源?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是五胡乱华之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年的大分裂,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

隋朝的历史起源-隋朝的历史起源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西安)。因为隋文帝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隨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即位后立国号为“隨”,但其认为“隨”字的“辶”有忽走忽停不稳定的意思,恐不祥,于是他去掉“辶”,以“隋”这个新字作为王朝名。

隋朝皇帝的姓氏来历?

隋朝皇帝姓杨。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杨姓总人口约有427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是杨姓第一大省。   “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易”组成。“木”指扶桑,也称杨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易”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姓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

隋朝的历史起源-隋朝的历史起源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请说出隋朝国号召的来历?

隋朝国号由来

《周书》记载,隋文帝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父爵亦为“随国公”,继而进封为“随王”,直至北周大定元年(581)以此称尊号,故国名本应作“随”。那么“随”变“隋”是怎么回事呢?乃因杨坚以北周、北齐不逞宁处,恶“随”字带“走”不吉利,便在称帝后将国号“随”改为“隋”。自此隋朝横空出世。

隋朝的历史起源-隋朝的历史起源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隋氏起源是什么?

1、出自姬姓,为周代时有诸侯随国,其后人以国名为氏。周代有随国(今湖北省随县),是周同姓诸侯国。春秋时被楚国所灭,成为楚附庸国,其后裔以国名为姓,称为随氏。

2、出自祁姓,为春秋时晋国大夫士会之后,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士会,字季,辅左晋文公、襄公、成公、景公。

于景公七年(公元前593年),率师攻灭赤狄,晋升为中军元帅,兼任太傅,执掌国政,修订法规。士会食邑于随(今山西省介休)。

后又食邑于范(今河南省范县),其子孙以邑名为氏,是为随氏和范氏。随姓,在隋代时,去掉走之字,是为隋姓,从此又分为随姓和隋姓,随、隋两姓源流相同。

“隋”姓是由“随”姓改来的,在山东的胶东、鲁南一带,隋氏为大姓,整个山东隋氏占了全国隋氏人口的一半以上。隋姓本为"随",隋文帝杨坚第二次统一全中国,结束了长达286年的大分裂时代,并建立大隋王朝,定都大兴城。

国号初为随,文帝因忌"随"有走之意,改随字去走之为隋("隋"字是隋文帝独创的字,古无"隋"字,隋字是繁体"随"字去了走之而形成今天的"隋"字)。周王朝时有同姓贵族封于随(今湖北随州),建立随国,侯爵;为周八百诸侯国之一。

周代末期,随国成为楚国的附庸国,原随国王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即随氏。另一支为陶唐氏之后杜伯的后裔士会,因在晋为大臣,封邑为随,称随会,子孙姓随。

所有的随姓族人都姓随至隋初,因隋王朝国号"隋"改为隋姓,并延用至今。隋姓在中国姓氏文化中有一个特出,就是随姓族人和隋朝皇族没有任何血源关联。

也没有任何史书、谱牒记载隋朝皇族的后裔有改以国号隋为姓氏的,但随姓却因隋朝国号"随"字易为隋而改"随"为"隋",这在中国姓氏文化史上也算是一个特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的历史起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的历史起源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