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宋朝历史名字的由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宋朝历史名字的由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宋朝的宋的来历?
1、姓氏来源
宋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子姓、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微子启为得姓始祖。
宋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18位。当代,宋姓总人口约1120万,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81%,为第22位大姓。
宋姓的来源有:
1.出自子姓,以国名为氏。
2.出自姬姓,以祖名为氏。
3.源于改姓而来。
2、宋氏祖地
在很多人看来,宋姓一定与赵匡胤建立的宋朝有关系。其实,赵匡胤只是受“宋”的影响较大,才将国号定为“宋”。
而宋姓的起源则要追溯到公元前1039年的西周初期。当时,微子启受封于商丘,建立宋国。
宋国被灭后,国人以国为姓,绵延至今,宋已成为国内第23大姓,人口1100多万。
3、宋氏始祖
微子是商王帝乙的长子、商纣王帝辛的长兄。子启同母兄弟共有三人,子启是长兄,中衍(宋微仲)居中,受德(商纣王)最小。微子启的母亲生子启和中衍的时侯还是妾的身份,后来成为正妻后才生下了纣。父母想要立长子子启为太子,而太史则依据法典为此事争辩,认为有正妻的儿子在,就不可立妾的儿子做太子。子启因此没有成为商王的继承人。
周朝初年,子启被周成王封于商之旧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建立宋国,爵位公爵,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成为周朝宋国的开国始祖,后世称之为宋微子(汉代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为开)。
历史评价:
孔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司马迁《史记》:“微子故能仁贤,乃代武庚,故殷之余民甚戴爱之。”
司马贞《史记索隐》:“殷有三仁,微、箕纣亲。一囚一去,不顾其身。颂美有客,书称作宾。卒传冢嗣,或叙彝伦。”
4、宋微子祠
“中华上下五千年,天下宋姓源于商”。此说法已得到史学界认可,河南省商丘微子祠成为世界宋姓的拜祖之地。
周朝初年,子启被周成王封于商之旧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建立宋国,爵位公爵,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成为周朝宋国的开国始祖,后世称之为宋微子。子启死后,其二弟中衍(宋微仲)继承宋国君主之位,葬子启于宋国国都商丘西南二十五里微子墓,建有微子祠。微子祠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后经历代毁坏,历代重修,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归德(今睢阳)知府郑三俊重建成其规模,新中国成立初拆除。二000年冬印度尼西亚华侨宋良浩先生来商丘寻根谒祖,捐资四百余万元重修,二00二年冬竣工。微子祠位于商丘古城南15公里路河
源于子姓。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将他的儿子子宋封在了宋,周武王灭了商之后也灭了与商王同姓的宋国。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微子启于宋,建立宋国,后来宋国被齐国所灭,宋国国民人以国为姓,为宋氏之始,传续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这一支宋氏族人被称为宋氏正宗,以微子启为得姓始祖。
源于姬姓。春秋时期郑国贵族大夫姬宋。“食指大动”这个故事里,把食指伸到鼎里沾汤品尝的人,就是姬宋。属于以祖名为氏。
源于党项族。宋朝时期位于西北地区的西夏国的党项族,在宋夏两军交战的时候会掳掠宋朝边境的国民,对于这些人一并按宋王朝的称呼,成为宋氏,这一批宋氏族人主要分布在宁夏和内蒙古交界的河套地区。
源于蒙古族。元末明初蒙古族有不少将领纷纷归顺明朝,朱元璋分别为他们赐予了汉姓,其中蒙古族官吏伯容帖木儿(伯奇特兆尔)被赐姓宋,名一诚,他的后裔子孙也一直延续汉姓宋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满族。满族宋嘉氏,世居董鄂(今辽宁桓仁、宽甸一带)、长白山海兰(今吉林和龙海兰河流域)、松江(今吉林安图)等地,汉化改姓成为宋氏。
源于朝鲜族。清朝时期朝鲜国民为生活所困越境过来谋求生存,入境之后居住在长白山一带地球,就改为汉姓宋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朝历史名字的由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宋朝历史名字的由来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