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通史汉朝历史***概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通史汉朝历史***概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史记河渠书》主要记载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水利通史是汉代司马迁著的《史记.河渠书》。
该书记述了上从禹治洪水,下到汉元封 二年(109年)黄河瓠子堵口,及黄河洪灾及修疏河渠的史实。
作者考察了许多河流、水系及地 区,总结了汉武帝时黄河瓠子决口和堵口的经验教训,深刻指出了水与人生存的相关关系。
辩证 地分析了水存在着利与害两个方面。
书中提到的水利内容包括有:“穿渠”,即开挖灌溉排水沟及运 河;“溉田”,即灌溉农田;“堵口”,即修复洪水冲毁的堤防。
古代书籍出现的先后顺序?
中国古代书籍的出现时间顺序如下:
1. 甲骨文:最早的文字记录形式。
2. 金文: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3.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4. 《尚书》: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5. 诸子百家著作: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
6.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7. 汉赋: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
8. 魏晋玄学著作:代表作品有《庄子注》等。
9. 唐诗:唐代诗歌繁荣。
10. 宋词:宋代的主要文学形式。
11. 元曲:元代的戏曲作品。
12. 明清***: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
这只是一个大致的顺序,不同类型的书籍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各自的发展和代表作。此外,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古代书籍,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国别体史书、纪传体通史、纪传体断代史分别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国别体史书、纪传体通史、纪传体断代史分别是:
1、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
2、国语:
《国语》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国别体著作。宋代以来,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是战国或汉后的学者托名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西征犬戎,下至智伯被灭。
3、史记: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4、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汉书》天文志由班固***马续补写而成。
扩展资料:
司马光在编修《资治通鉴》时,不仅妥善地将纪传体揉入编年体中,使纪传之详细与编年之简明结合起来,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因按年纪事,故没有篇目,不作目录,只是以年检索。
司马光突破这种旧例,分三部分将年表、帝纪、历法、天象、目录、举要及索引集于一块,开创了编年体史书多功能目录的新体例,使《资治通鉴》更臻于完善,将中国的历史编纂推进到了新的水平上。
司马光对《资治通鉴》文献整理思想,文献整理模式及方法,不仅结出了丰硕成果,丰富了中国古典文献学理论,而且对文献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通史汉朝历史***概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通史汉朝历史***概括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