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池州汉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池州汉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池州四大姓是什么?
  2. 古代到底有没有将州名写在城池上面的?

池州四大姓是什么?

古代池州四大姓是:“杜、李、薑、章”。

池州汉朝历史-池州汉朝历史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杜姓,位于古代贵池"杜、李、姜、章"四大姓之首。据《杜氏宗谱》记载:杜氏祖先本姓祁,为尧的后裔,虞时为陶唐氏,夏为御龙氏,商为豕韦氏,周为唐杜氏。周成王灭唐封弟叔虞,改封唐,其子孙于杜城(陕西京兆)杜县。杜氏到了汉代,杜固为西汉御史大夫,便成为杜氏的远祖。

古代到底有没有将州名写在城池上面的?

没有,不存在把州名写在城池上,写在城池上的一定是城池的名字。

池州汉朝历史-池州汉朝历史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就拿我们熟悉的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来说,东汉将天下分成十三个州,州是一级行政区,相当于现在的省,东汉的十三个州分别是:幽州、翼州、青州、并州、司隶、兖州、徐州、豫州、扬州、凉州、荆州益州、交州。

州下面设郡或国,郡是古代二级行政区,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国就是封国,也是二级行政区,汉代的封国自实行推恩令后越来越小,与郡差不多大。

池州汉朝历史-池州汉朝历史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郡或国的下面设县,县是***行政区,与今天的县差不多,每个郡或国都有数个县或数十个县不等。

荆州是十三州之一,你可以理解为荆州省,刘表主政荆州的190年到207年间,荆州的治所是在襄阳城,刘表等荆州文武官员都是驻在襄阳城的。

赤壁之战后,刘备占了荆南四郡,又借来南陵,便将治所设在南郡的江陵城。整个三国荆州境内,是没有城池上面写着‘’荆州‘’二字的,就如同今天的湖北省下辖城市不可能将‘’湖北‘’二字写在城墙上一样的道理。

必须要区别今天的荆州与三国时期荆州的不同,三国的荆州是一个省,今天的荆州是一座城,虽然现在湖北省荆州市的城墙上确实写有‘’荆州‘’二字,但那是经过几百上千年的演变,荆州已经由一个省变成一座城了,概念已经完全不同了。

今天的湖北省荆州市这座城市,在三国时期也是存在的,不过不叫荆州城,而叫江陵城,没错就是刘备主政期间南郡的治所。

当时江陵城(今天的荆州市)城墙上一定写着‘’江陵‘’二字,而不是‘’荆州‘’二字,如果你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看到城墙写着:‘’荆州‘’、‘’益州‘’等等州名,那一定是错误的,是电视剧误导人,是不符合常理的。

正确的是在荆州的治所城墙上看到的应该是‘’江陵‘’二字,在益州治所城墙上看到的应该是‘’成都‘’二字,在徐州治所城墙上看到的应该是‘’下邳‘’二字。

肯定是不会的哈,原因也很简单,因为XX州不是一个城池的名字

这里题主说古代,范围太广,鉴于“荆州”、“益州”两个地方,在三国时期出场率最高,所以我把时间限定到三国,便与描述。

这是一个错误

在一些不严谨的***剧里面,我们会看到城门上方写着硕大两个字:荆州!

出现这种错误有两个原因,一是导演历史素养不够,所以会犯这样的错;二是导演为了普通观众考虑,毕竟我们不能要求普通观众有这样的历史素养。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说到荆州,那就是一个城池。

就像老版的《三国演义》,蜀国的军队出征,旗帜上是写着“蜀”字,这其实也是错误的,蜀国的目标是兴复汉室,他们的大旗只能是“汉”。考虑到老版《三国演义》那一辈人的专业知识,我相信这是为了让观众看得更明白。

中国又被称为“***”,这个说法就可以追溯到很远的时期了,传说大禹治水后,将华夏大地划分为***,并铸九鼎,自此,***成为华夏的代名词。但在那个时期,州的意义还是地理为主,政治意义不大。

后来随着人们对“国”的意识越来越强,州的意义就被赋予了更强的政治性,到两汉时期,州逐渐成为一种行政区划单位

三国时期延续了东汉的行政区域划分,天下共分13个州,分别是幽州、翼州、青州、并州、司隶、兖州、徐州、豫州、扬州、凉州、荆州、益州、交州。

如果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域,“州”相当于“省”一级别的行政单位。

城池

明白了州的概念,你就明白了,在城门上挂XX州,这是很可笑的错误。就好比我是四川省人,你说我在成都或绵阳的城门上挂着“四川省”这可行么?

州以下,就是各种城池了,三国时期称为“”,就像现在的四川省,下面分为成都市、绵阳市、南充市等等,这时候,我在城门上挂着这几个城市的名字,就没什么问题了。

比如,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夺取荆南四郡后,分别设: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四郡。

你看电视的时候,看到城门上写着“长沙”,这就是正确的。


州,在西汉只是监察区,州刺史只负责监察,级别比郡守低,六百石,郡守是两千石,那会州没有固定办公地,是流动监察,所以西汉东汉的州名不会写在城池上。

东汉末年开始,州变成行政区,首府相对固定了。州名可能会写在首府城池上。是有这个可能的。至于真实情况就不知道了,除非穿越过去。

唐宋以后应该会。唐宋的州也就是地级市大小,州名书写于首府的城池是有可能的。

当然没有,不可能的。

第一,唐代以前的州相当于现在的省级单位,州治所在城市就相当于现在的省会。你见过哪个省会是直接用省名来命名的?一州州治所在地的城市都是有自己的名字的,比如荆州州治在宛城,益州州治在成都,宛城和成都的城门上当然不会直接写荆州、益州这两字。

唐代以后的州相当于现在的市级,但即便如此,州治也只会在某个县城,所以州名也绝对不会出现在城门上。比如池州,州治所在地是贵池县。而且有些州治所在甚至不止一个县城而是两个甚至三个。比如苏州,苏州城内有三个县,吴县、长洲县、元和县。

第二,古代也没有直接把城市名字写在城门上的传统。城门一般都有自己的名字的,比如北京城门就有德胜门、宣武门等等,南京城门就有中华门、后宰门等等。哪怕是个小县城,至少也有三四个城门,每个城门都有自己的名字,绝不会把城名写在城门上。比如无锡,以前是个小县城,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分别叫靖海门、望湖门、试泉门、控江门,没有哪座城门叫无锡门的。

中华名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每一个地名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历史和战争、文化背景。在我国古代,人口远不及现代,城市的规模也没有现下之大,而战争的方式也是攻城掠地的冷兵器战争,在这样的战争背景之下,城池就显得尤为重要。城池也理所当然的就成了守卫一方安宁的重要屏障,统治者或者守城将领为了确保城池的安全,打造易守难攻、固若金汤的堡垒,往往会高墙深垒,为了彰显城市的威名,会把城市的名字刻在最具有标志意义的城门上,比如经常经常从电视剧上看到的“荆州”、“益州”、“襄樊”、“咸阳”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池州汉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池州汉朝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