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历史人物绘画简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隋朝历史人物绘画简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隋唐五代时期,山水画的发展过程发展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代表画家及绘画成就?
  2. 唐画之祖是什么画?
  3. 隋朝的文化成就如何?有哪些代表人物呢?

隋唐五代时期,山水画的发展过程发展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代表画家及绘画成就?

隋唐五代时期,山水画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隋朝历史人物绘画简单-隋朝历史人物绘画简单又漂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阶段为隋代及初唐,这一阶段青绿山水画的艺术形式由初创逐渐走向成熟,代表人物是展子虔和李思训、李昭道父子;

第二阶段为唐中晚期,这一阶段,除青绿山水外,又出现了“水墨渲淡”一体山水画,代表画家有王维、张躁等人;

隋朝历史人物绘画简单-隋朝历史人物绘画简单又漂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阶段为五代时期,这一阶段可谓开宗派之先河,山水画坛上出现了荆浩、关仝和董源、巨然几位大画家,开创了南北山水画两大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画之祖是什么画?

展子虔(约545—618年),隋代绘画***,汉族,渤海(今山东惠民)人。历经东魏、北齐、北周、隋朝,到隋代为隋文帝所召,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等职。

隋朝历史人物绘画简单-隋朝历史人物绘画简单又漂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他是唯一有画迹可考的隋代著名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 他擅画佛道、人物、鞍马、车舆、宫苑、楼阁、翎毛、历史故事,尤长于山水。人物描法细致,以色景染面部;画马入神,立马有足势,卧马则腹有腾骧起跃之势。写山水远近,有咫尺千里之势,被称为“唐画之祖”。传世作品《游春图》是中国山水画中独具风格的画体,亦是中国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画。

隋朝的文化成就如何?有哪些代表人物呢?

隋朝的时候,由于政教的关系,因此绘画受到重视。隋朝绘画仍以人物或神仙故事为主,但山水画已发展成独立的画科。展子虔与董伯仁齐名,与东晋顾恺之、南朝齐陆探微及南朝梁张僧繇并称前唐四大画家。展子虔历经北齐、北周与隋朝,曾在隋朝任朝散大夫,后任帐内都督。画过佛教画《法华经变》,风俗画《长安车马人物图》,但均没有传世。其山水画《游春图》,用勾勒刷法,著大青绿。空间***安排合理,注意远近关系和山树人物的比例,能够于咫尺之中,具备千里之趣。这证明了隋朝的山水画已经彻底解决“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空间处理问题,成为卷轴山水画兴起的代表作,元代《画鉴》认为

游春图》是山水画正式的始祖。于阗画家尉迟跋质那,善画西域人物,时人称“大尉迟”。他擅长阴影晕染,即“凹凸法”。对后世绘画很有影响。

隋朝的文化成就如何?有哪些代表人物呢?

【我认为隋朝最大的文化成就在于促进了南北朝不同文化的整合交流,为唐朝的文化盛世奠定了基础。著名代表人物有隋朝重要思想家、教育家王通王仲淹。】

隋朝以前,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以长江为界,逐渐发展出“关陇”、“山东”、“江左”三大政治文化集团。

随着国家统一,各地***的疆域壁垒被打破,人员开始全国范围流动,长安很快成为文化交流中心。

《隋书》记载:

“辞人才士,总萃京师。”

多元的文化汇聚长安,隋朝立刻发生了文化的整合交融。

隋朝统治者尤为重视在文化思想上实现真正的大一统。

公元602年,文帝下令修订国家大典,其中就包括了对“五礼”的修订。

隋文帝杨坚

这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工程由七人负责主持,分别是杨素、苏伟、牛弘、薛道衡、许善心、虞世基、王勋。

《隋书》对他们的评价是:

“或任居端揆,博达古今;或器推今望,学综经史。”

七人中,杨素、苏威、牛弘出自关陇集团,薛道衡、王勋出自山东集团、许善心、虞世基出自江左集团。

与南北朝时期集团彼此攻击对立不同,这次修订为三地文化学识提供了最为全面直接的交流机会。

在此基础上,三大集团文化迅速整合,吸收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精华,使得自身发展更为全面。

隋朝自上而下对文化交流的推崇和重视也影响到了民间。

不同地方的文人、官员围绕经学、史学、声韵、律诗等领域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我认为在只强调文化领域的前提下,隋朝教育家、思想家王通更适合作为隋朝的文化代表人物。

关于代表人物的问题,我觉得并不是隋朝缺乏在文化上有杰出表现的人物,而是那个年代的文学集团大多与政治关系密切。

许多官员本身就有极高的文化素养,例如上文提到的七人。

但他们身居高位,参与了隋朝最高的政治管理,因此在文化上取得的成就,相比之下就显得不如政治成就耀眼。

因此,我认为在政治领域成就相对不高,但在教育和思想领域有着突出贡献的王通更适合做文化代表人物。

《三字经》中说: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文中子,就是王通的道号。

王通是隋朝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在“续六经”(史料记载王通有六部著作,《续书》、《续诗》、《元经》、《礼经》、《乐论》、《赞易》,被世人称为“王氏六经”,但在唐代就已经失传。)以后,名声大噪,许多人从远处赶来跟他求学,知名学者也和他交流密切。

这些人中,包括温彦博、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隋唐时代重要角色。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就是王通的孙儿。

王通的***仿照《论语》,在王通去世后整理了他的言论和授课内容,编为《中说》。

其中包含了王通的许多理念,包括王通对“儒释道”的理解,认为“三教于是乎可一矣”;对教育的重视,认为教育才能使人达到完全的人格;注重因材施教和对教材的考证与改造等。

当然,隋朝还有许多在文化领域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比如杨广身边的文学集团,他们大多来自后梁、南陈,有着《文选》的底子,随着杨广登基,逐渐成了当时最大的文化圈子。

现在我们看隋朝文化,更多的是和唐朝联系在一起。

隋朝实现了大一统,但是它的存在时间太短,很多事开了头就结束了。

当然,这种结束仅是隋朝***的结束。

无论是隋朝的政治还是文化,都在唐代得到了延续。

隋朝存在于南北朝和唐朝之间,既吸收整合了南北朝的不同地域文化,又为唐朝留下了大一统的文化基础。

即使被唐朝的文化盛况所掩盖,隋朝对于我们国家的文化历史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历史人物绘画简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历史人物绘画简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