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的历史看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夏朝的历史看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夏朝是如何建立的,它的建立有何影响?
大禹死后,启在与伯益争夺权位的斗争中获胜,而且杀死了伯益。而伯益本来是大禹按照禅让制选定的传位的对象,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时期。
启死后,继承王位的太康在东夷族的进攻下丧失了权力,经过三代的争斗,直到少康继位以后夏朝才得以巩固稳定。这就是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的过程。以后的统治者都善于控制东夷,或是同东夷搞好关系。可是到了桀统治的时候,却一味地讨伐边国,耗费了大量财力;而且,桀是一个昏庸无能、贪图享受的暴君,残害百姓、重用奸佞。在夏王朝陷入内外交困时,商汤对它进行了讨伐。桀被商汤战败,被放逐以后就死了,夏王朝被商朝所取代。
外国人是怎样看待夏朝的?
首先,当前中外不同领域的人对夏朝的存在是持有疑问的,
因为甲骨文商朝才出现,有了文字记载。
古代文献西周的尚书,战国时期的竹书纪年和史记都有对夏朝的描述。
河南博物院和洛阳博物馆都有收藏夏朝文物,古代中国人从未怀疑过夏朝的的存在。
近代,郭沫若等人引领疑古思潮,提出对上古时期历史重新考证,夏朝的存在可能性比较低。
英国考古学家爱兰认为文献中的夏朝历史非常模糊,以上文献成书时都是夏朝灭亡一千年以后了,美国考古学家,索普认为二里头遗址是商朝还是夏朝有待考证,从复原图看不太像是居住的,更像祭祀用的祭坛。另外二里头没有发现王侯贵族墓葬,这就是他们的疑点和看法。
个人觉得无论是夏朝还是夏朝之前的朝代,只要他存在过一定就会有遗迹保存,只是有待于我们去发现。
因为从商朝才出现甲骨文,有了文字记载。
而夏朝没有文字记载,外国人据此认为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夏朝的存在。因为夏朝的存在,会把中国的文明历史往前推近千年,这就需要国际社会承认夏朝的历史是怎么样的?你对这个朝代如何评价?
关于夏朝,最重要的是有没有的问题,从大禹治水到商汤伐桀,这段历史肯定是存在的,原因如下:
1,司马迁宁受宫刑而不折,以他史家性格,落笔必有出处,只是二千多年后我们后人遗失了很多证据。
2,以殷商甲骨文(宫廷使用)为界,如此丰富、精美的文字与刻工,其上推五百至八百年文字、金属演化史是正常的,甲骨成本高、细致刀刻需要金属工具,只有宫庭具备,而民间更多的媒界(木、叶、泥土等)遗失很正常。
3、黄河及其支流改道多次,夏的历史没有发现可能就在流域之下,不能说没有。
4、所谓"考据学"来源于十九世纪强大的西方文化冲击,西人因为没有文字记史,所以只能以考据为手段、标准,以胡适为代表的一批西方中心论学者,在那个中华文化衰危时代否定中国历史有其巨大局限性。
5、人类文化的记录、承传、推理更高于"考据",否则,太阳表面5千多度、中心2千万度请谁去"考据"?星星距离以光年记,谁去"考据"?
为什么有人不认同夏朝的存在?如果有一天夏朝的存在被考古证实了,那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不认同夏朝的存在,或者说对夏朝存在保持存疑态度,最关键是没有文字证据。这种标准虽然有些严苛,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在考古这个位面来看,确实没有出现“夏”这个***,所以当然不能说有夏朝。至于夏朝存在的证据,主要还是周代文献的记录。考古遗址也不能完全反映。那么周代文献是否如实反映夏代历史?这确实也是个问题,毕竟连商代甲骨文也没有“夏”的记录。
当然,本人是希望某一天,能找到夏朝时候的“夏”这个字。但是从现在看,可能是比较困难的。今天最早的成熟文字是商代甲骨文,主要集中在商朝后期的殷墟,商朝前期的商城还比较罕见。商代甲骨文的前身是大汶口遗址的象形符号,大汶口遗址到商代甲骨文之间确实存在断层,中间应该有个文字的进化过程。而我们缺失的正是这方面的材料,这方面的材料很可能就有对夏的记录。至少也要从新出甲骨文破译出来。
如果真的证明夏朝存在,那代表我们的信史时期,可以从商朝推到夏朝了,夏朝进入文明时代也可以得到定论。同时还进一步证明了我们传世文献的真实性,史书的记载不能轻易否认。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继续探索,五帝时期或者虞朝是否存在。其中的价值自然是非常大的。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的历史看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的历史看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