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的汉服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夏朝的汉服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汉服为什么没有朝代之分?朝代不同衣服的外形应该会有不同吧?
  2. 汉服和唐装的区别是什么?
  3. 从夏朝开始,我们的衣服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汉服为什么没有朝代之分?朝代不同衣服的外形应该会有不同吧?

楼主你好:

夏朝的汉服历史-夏朝汉服讲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汉服是有朝代之分的,汉服,即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主要是指约公元前21世纪在至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近4000年中,以华夏(汉后又称汉民族)民族文化为基础,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的装饰体系;或者说“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是从夏商周时期到明朝,华夏(汉)民族所着的、具有浓郁华夏(汉)民族风格的一系列华夏(汉)民族服饰的总体***。

2、常被汉服复兴者们穿着的汉服款式有:曲裾、直裾、高腰襦裙、襦裙、圆领袍衫、褙子、朱子深衣、玄端等。

夏朝的汉服历史-夏朝汉服讲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曲裾:流行于秦汉时期,到隋唐基本绝迹,到明朝已属于“古装” 。

●直裾:流行于秦汉时期,后来衍生出多种款式,如直裰、直身等。日本和服很大程度上学习于此款。

夏朝的汉服历史-夏朝汉服讲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高腰襦裙:隋唐女子流行时装,同期流行的贵族钗钿大礼衣,就是现在日本和服十二单的鼻祖。同时,高腰襦裙的款式,对韩国朝鲜服饰也有深远的影响。日本和服在唐朝基本定型。

●襦裙:作为女子服装,她几乎在各个朝代都是基本款式。

●圆领袍衫:自唐起,基本成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有资格穿着的款式,宋明官服基本都是圆领的。并且明朝时期,韩国李氏王朝的朝服几乎就是照搬明朝。韩国的韩服就是在明朝最终定型的。

●褙子:宋明时期的流行时装,宋朝流行大袖褙子,接缝处基本镶花边,明朝流行小袖褙子。

●朱子深衣:即,将传统的上衣下裳分开剪裁,但缝合成一个整体名为深衣。朱子深衣一般为学者所服。

●玄端:中国式燕尾服,传统大礼服。

希望可以帮到你

汉服和唐装的区别是什么?

汉服和唐装的区别:范围不同,历史不同概念不同。

为了防御大自然的侵袭,人们发明了衣服。

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不同,各原始部落的衣服不尽相同。

在寒冷的北方,人类的基本诉求是保暖,皮草是最时髦的单品。

在温暖的地方,人们为了防止蚊虫和野兽的袭击,在身体上涂抹油脂和粘土,用树叶和树皮把下身围起来,这就是最早的。

相比裤子,裙子的历史实在太漫长了。直到骑马时代,人类才穿上裤子。

随着工具的升级,人类学会了用骨针将布连起来,裁成适合自己的尺寸。这是衣服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夏商周:上衣下裳,束发右衽

“右衽”,是汉服的特征之一。

春秋战国:胡服和深衣

秦汉:深衣

魏晋时期:宽衣博带

唐代:雍容华贵

宋元:严肃淡雅

明朝:出现纽扣

清朝:满服

女***装演变图:

1、范围不同,汉服的范围比唐装大。

  2、历史不同,汉服的历史要比唐装悠久。

  3、概念不同,汉服是汉民族穿的衣服,包括先秦汉服、秦汉汉服、魏晋南北朝汉服、隋唐五代汉服、宋明汉服和当代汉服。唐装属于汉服的一种,指唐朝风格的汉服。

从夏朝开始,我们的衣服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这是个好问题。

我们平时自称“华夏子孙”,什么是“华夏”?

古语有云:

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所以,华夏衣冠对于中国人来说,承载着“文化认同”的特殊意义。


在上古时代,华夏族的服装是“上衣下裳,束发右衽

(我们知道“右衽”是文明的代表,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就是以“披头散发、左衽”来指代异族、蛮夷,因为孔子那个时候周边一些少数民族就是这样的打扮。)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服装史迎来了一个巨大的改变:开始穿深衣、胡服——当然后者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政策有关。下图为深衣:

胡服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长裤。从战国晚期到西汉,战士的标准装备就是:上身穿直裾或曲裾上衣,下身穿长裤。

另外提一下,中国古代的冠制最多只能追溯到西汉。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服装当然也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演变着。而在这种基础上形成的唐代衣冠制度,则开始实行“法服”、“常服”双轨制——所谓“法服”是沿袭自汉代以来的传统,而“常服”就是在少数民族(主要是鲜卑族)服装的基础上改善而来,开始着圆领缺胯袍和“幞头”)。

上至君王,下至平民,在平时的生活中都穿常服。

另外,“品色衣”在唐代成为定制,即将官品与服装颜色联系起来,官大官小,一看便知。

皇帝衣服为黄,而官员从一品到九品分别大致以:紫、深绯、浅绯、深绿、浅绿、深青、浅青为序,逐渐过渡。

宋代服装大概沿袭自唐代,不过有一点重要的变化是幞头——从唐代的“软脚幞头”变成了“展脚幞头”,即从往下耷拉的变成了平直伸展的:

另外,宋代开始出现了“缠足”的陋习,并且最先出来歌颂缠足的,不是别人,正是苏轼(这也算是他人生中为数不多的污点之一吧······当然了,历史问题还是应该历史地看)。

明朝建国后,要求禁胡服,衣冠“悉如唐制”,所以唐代法服与常服并行的双轨制又得到了恢复。其他没有什么太大的变革。

到了清朝初年,清***颁布的《严行薙发谕》可谓影响深远,令“官民俱依满洲服饰,不许用汉制衣冠”,令中国沿袭了数千年的衣、裳、冠、冕制度完全被扼杀,对当时的汉族人民在心理上引起了巨大的冲击。清代官服没有了“品色制”,所以用帽子来区别品级——一品装以红宝石顶,二品珊瑚,三品蓝宝石······等等。

等到近代以来,外国文化进入中国,则是一股更大的文化冲击。西式礼服、中式中山装,及至改革开放后进入中国的牛仔裤、喇叭裤,以及近几年兴起的汉服复兴运动等演绎出的新时代服装史,则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的汉服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的汉服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