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历史被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三国历史被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何说蒋干是《三国演义》中被黑得最惨的人,真实的他是怎样的?
蒋干这人,被《三国演义》写坏了,一句歇后语“蒋干盗书——上了大当”让众人皆知:蒋干这家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三国演义》中蒋干是个***
- 一下江东
曹操是个有眼光的集团老大,凡是他看上的人,都是很拉风的人才,比如刘备、关羽和周瑜。
既然曹操对周瑜有心,蒋干也就起了意,要以口才把周瑜从孙权手里哄过来!
蒋干跑到东吴,悄悄去见了周瑜,一看,我勒个去,这周瑜帅啊,真要有个妹妹,嫁给周瑜,生个儿子说不定能当东吴的王,所以就更加卖力了。
周瑜一见这蒋干花痴的样,哟哟哟,好糊弄啊!
正想方设计蔡瑁和张允这两个帮曹操的水军高手,比想小乔还要想,这当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于是好酒好菜伺候着,摆了个“群英会”,红萝卜、白萝卜开会,透露张、蔡二人打算投降要令曹操很憔悴。
蒋干心想这下立功了,光宗耀祖又不成问题了,于是夜晚偷到了“投降书”,向周瑜告辞道:“公子风流倜傥,在下公务繁忙就多扰了,冷落了小乔姐就不好了!告辞!”
周瑜露出一幅男人都懂的表情,略微有些羞涩道:“不送!”
蒋干献上投降书,曹操一生最重英雄,最恨反骨仔,一看气得哇哇大叫:“蔡瑁和张允,老子今天不灭了你们,你们就不知道曹操的曹是草字头,小的们,给我上,扒了衣服斩了!”
蔡瑁和张允就这样屈死了!
蒋干第一次下东吴,中了周瑜反间计反折了曹操两员大将,最高兴的当属刘备,夹缝中不好求生存,没有这出戏,刘备的蜀国就还是诸葛亮口中“三分天下”的宏图。
- 二下江东
周瑜除了曹操的水军金牌教练,可仗还是没法打,曹操的兵胜在多啊,三个打一个,东吴的兵会被打得没脾气。
周瑜头大,庞统就想了个连环计,把周瑜的头大病治好了。有了药方,但还得有郎中呀,这怎么把庞统不动声色地送给曹操又是个麻烦。
这事一点不麻烦,蒋干又来送枕头了。
两人见面,各怀鬼胎,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最后蒋干很开心带着庞统回了曹操身边,这没套住周瑜,弄走庞统也很划算,
卧龙、凤雏可是牛人呀,一不小心想出个计谋,就能把水淹三军,火烧连营,可蒋干万万没想到的是,庞统这次是来让曹操船并船等周瑜来放火的火烧连营。
这把火烧得欢,差点把曹操烧趴下了,整个江面红亮亮的,曹兵鬼哭狼嚎,别说抵抗了,能不成烤猪算祖上有德。
不是我方太软弱,而是对方太狡猾,曹操哭着逃跑了。
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苏轼对着江水都很是唏嘘,樯橹灰飞烟灭,三国周郎让曹操损兵折将;羽扇纶巾谈笑观火,三分三下初成,只是可怜的曹阿瞒呀,一分江水三分泪光。
如按《三国演义》来说,蒋干就是个靠嘴皮子吃饭的***,热心肠,琴棋书画都懂,四书五经也不错,敢孤舟去劝周瑜投魏也算好汉,就是太迂腐,太容易相信别人,结果坑了曹操一把大的。
曹操:蒋干啊,你不愧是周瑜的好师兄啊!
《三国志》中的蒋干是位大儒
《三国志·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描述蒋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
这话啥意思呢?就是说蒋干英俊潇洒,穿名牌,戴名表,靠嘴皮子吃饭,江淮之间的人谁都干不过他!
放到现今就是个实力爆棚的灵魂导师,张口就是鸡汤文,激得人热血上头,过了夏天忘了秋,寒风阵阵也只穿小裤头——冻死鸡了!
蒋干去见周瑜,周瑜都不敢自恃身份装老大,赶紧跑到门外迎接,并对蒋干连道辛苦,说蒋干大才,何必为曹操当说客。
蒋干果然油嘴,张口就把周瑜夸上天了,“遥闻芳烈,故来叙阔,并观雅规”,还不承认说客的身份。
周瑜一句闻弦歌而知雅意,明明白白表示都是文化人,不来虚的,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吧。
喝嗨了,带蒋干到军营溜达,对蒋干也不设防,并说了自己是个感恩的人,也说了自己处世的原则,与孙权“祸福共之”,绝对不做背主求荣的小人。
蒋干闻言默笑一声,文人骨子的忠烈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因此告辞周瑜后回复曹操让他放弃招降的念头,周瑜呀,即使落魄,他也只会是东吴的人,这是文人的骄傲和底线。
曹操一声叹息,放弃了招降周瑜,毕竟曹操也是个文人,懂文人的自傲和坚守。
显然在正史《三国志》中,蒋干是个熟读诗书,有理有节的名士,有读书人的简单,也有文人的操守,不是《三国演义》中所写的那般不堪。蒋干盗书,让蒋干憋屈了千年,如今是该正正名了!
蒋干,三国时人,字子翼,扬州九江[今安徽寿县人
三国的故事里,蒋干是一个被周瑜利用的人二次被人利用,害了曹操吃了败仗,属于聪明反被聪明误得那种人,这只是罗惯忠写作的一个手段,如果不编的这么精彩也就不是三国了,至于他在现实生活中是什么样的人已经不重要了,现实生活中,自古以来,有多少人在时间的长河中没落了,多少英雄,多少豪杰,都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如历史的一粒沙子,而蒋干,虽然说有点丑化,但是能留传到现在实属不易,是他的万辛了,只是三国的悲催供献者吧,感谢你的支持
蒋干,三国时人,字子翼,扬州九江[今安徽寿县]人。
三国演义中把曹操赤壁之战的失败归因于蒋干:蒋干见周瑜时遇到庞统,把庞统带回曹营,以致曹操接受了庞统的连环计,导致赤壁之战中,曹方战船被毁烧殆尽,士兵淹死不少,曹操大败!
罗贯中实则是让蒋干背了个大黑锅!虽然***很精彩,却是将个名士蒋干丑化的形象流传千古深入人心!
历史上,真实的蒋干是这个样子的:
蒋干长的一表人才,口才又出众。曹操只道他和周瑜住的很近,是邻郡(周瑜是庐江郡人,蒋干是九江郡人,两郡相邻。)又是同学,便派他说降周瑜。
周瑜见到他,就猜中了他的来意,就告诉他,自己得遇明主,又深得孙权信任和倚重,一定会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和主上的看重,绝不会辜负孙权。蒋干也就没好意思继续把劝降的话说出口,两人叙了一番旧,蒋干就回曹营了。
见到曹操,他如此这番地把周瑜的意思一说,说周瑜不可能背叛孙权,还是不要妄想了。历史上,蒋干就见过一次周瑜,且是在赤壁之战后的两年,不失其名士风度!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他塑造人物形象是服务于他的创作目的,虽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但是虚构的成分居多,不能把《三国演义》当历史看!
《三国演义》毕竟是***,而***的要旨是塑造人物形象。因此,我们在《三国演义》中看到的故事,与真正的历史是有区别的。
演义中,蒋干共出场两次。
第一次出场是曹操领军与周瑜长江对峙,初次交锋,曹军不习水战,略输一场。
原文:曹操问众将曰:“昨日输了一阵,挫动锐气;今又被他深窥吾寨。吾当作何计破之?”言未毕,忽帐下一人出曰:“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曹操大喜,视之,乃九江人,姓蒋,名干,字子翼,现为帐下幕宾。
初读三国时,深为蒋干的勇气所折服,这临威自荐,颇有毛遂之志啊。
于是曹操遣蒋干过江,顺利见到老同学周瑜。
原文:干曰:“公瑾别来无恙!”瑜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干愕然曰:“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奈何疑我作说客也?”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干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瑜笑而挽其臂曰:“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既无此心,何速去也?”遂同入帐。
当晚,周瑜宴请蒋干,江东文武作陪,号为“群英会”。一番豪饮后,周瑜拉着蒋干巡视军营。
原文:左右军士,皆全装惯带,持戈执戟而立。瑜曰:“吾之军士,颇雄壮否?”干曰:“真熊虎之士也,”瑜又引干到帐后一望,粮草堆如山积。瑜曰:“吾之粮草,颇足备否?”干曰:“兵精粮足,名不虚传。”瑜佯醉大笑曰:“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干曰:“以吾兄高才,实不为过。”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
这番描写,只是为了突出周瑜的自信和蒋干的卑微。于是入账再饮,周瑜大醉,与蒋干同床而眠。
蒋干心中有事,想起在曹操面前曾经夸下海口,不知回去如何交代,听听外面鼓打二更,哪里还睡得着?他见周瑜鼾声如雷,便摸到桌前,拿起一叠文书偷看起来。正翻着,忽见里面有一封书信,细看却是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看罢,大吃一惊,慌忙把信藏在衣内。再要翻其它文书,却听周瑜梦中呓语:“子翼,我数日之内,定叫你看曹操首级!”蒋干口中含糊答应着,连忙吹了灯,匆匆睡下。
清晨,有人入帐叫醒周瑜,说道:“江北有人来……”周瑜急忙止住他,看看蒋干,蒋干只装熟睡。周瑜和那人轻轻走出帐外,又听那人低声说道:“蔡瑁、张允说,现在还不能下手……”声音越来越低。蒋干心中着急,可又不敢乱动。不一会儿,周瑜回来躺下睡了。蒋干怕惊动周瑜,等周瑜睡熟,偷偷地爬起来,径直走出军营,守营军士也不阻拦。他来到江边,寻着小船,飞一般驰过长江,回见曹操。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曹操盛怒之下,斩了水军将领蔡瑁、张允。等曹操回过味来,两颗人头已然落地。曹操内心追悔莫及,却不愿认错,改命于禁毛玠为水师都督。蒋干自以为立了大功却不得封赏,心中愤愤不平。
第二次出场:
蒋干得知真相后再渡长江,欲要立得奇功一雪前耻。谁知一见到周瑜就被关了起来,同牢房还有一人自称庞统,三言五语就把蒋干侃晕,蒋干崇拜不已。
不久,两人找了个机会逃脱,蒋干把庞统举荐给曹操。曹操正苦于士兵不习惯坐船,庞统就建议把所有战船用铁索连接起来,使船的稳度增大。曹操很高兴,***纳了庞统的建议,并把这些船称为“连环战船”。
结果,在 赤壁之战 中,曹操的船遭受火攻,因东南风助长火势,加上铁索传热,结果没多久,曹操的舰队就全军覆没。此战中,庞统的计谋起了关键作用,所以庞统名声大振。他对曹操施的计,被后人称作“连环计”。
蒋干两次渡江,是曹操赤壁兵败的关键因素,因此被世人耻笑。
然而,正史中的蒋干并非如此不堪。
《三国志•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描述蒋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可见,蒋干乃当时名士。
可惜史料轶失,蒋干生平事迹已不可考,但史书中并无记载蒋干举荐过庞统,也没有记载蒋干被曹操***,据此断定,《三国演义》中的蒋干是经过了艺术改造,与史实不符。
可怜蒋干,背了千年的锅,而且,还将一直背下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历史被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历史被黑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