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历史霍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汉朝历史霍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霍光霍去病卫青都是汉朝忠臣?
是的,其中霍光既是忠臣,也是权臣, 霍光(?-公元前68年),字子孟,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中叶权臣,政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皇后上官氏外祖父、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
历任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忠诚勤恳,持心公正,勤劳国家。汉武帝临终时,授大将军、大司马,受命托孤。汉昭帝继位,封博陆侯。后主持废立刘贺,拥护汉宣帝即位。
汉宣帝地节二年三月庚午(前68年4月21日),去世,谥号宣成,陪葬于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西南)人,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以及名将卫青的外甥,权臣霍光同父异母兄长。西汉中期名将、军事家、外戚,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17岁为票姚校尉,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19岁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这是华夏***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从此丝绸之路得以开辟。漠北之战消灭匈奴左部主力7万余人,封狼居胥。战后拜大司马,与大将军卫青同掌军政。
元狩六年(前117年),病逝,年仅二十四岁。葬于茂陵,谥号景桓。平阳公主丈夫
卫青(?-前106年),本姓郑,冒用母姓卫,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汉朝著名的将领、军事家,伟大的民族英雄。
从小做牧童,受尽苦楚。成年后,又做平阳公主的骑奴。后来,因姐姐卫子夫入宫得武帝宠幸,被提为太中大夫。元光六年(前129年),被封车骑将军,首次带兵出征,奇袭了匈奴圣地龙城,取得胜利,被封关内侯。公元前124年,在漠南之战中获大胜,拜为大将军,统帅六师。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与霍去病重挫匈奴,迫使匈奴不敢南侵。后来,平阳侯病死,平阳公主居孀,汉武帝下诏命卫青娶平阳公主为妻。
元封五年(前106年),病故,谥称为烈侯,葬于茂陵。
昭宣中兴是霍光辅政的功劳吗?
毕竟汉昭帝继位时只有8岁,根本不能亲自处理朝政,所以是由托孤大臣霍光代为辅政。汉昭帝十分信任霍光,霍光也没让昭帝失望,曾在关键时刻平定***,保住了刘弗陵的皇位。可惜汉昭帝英年早逝,不然此后定能做出一番成就。在霍光的帮助下,西汉逐渐恢复国力,这才为此后的昭宣中兴打下坚实基础。
霍去病的弟弟霍光是汉武帝刘彻留给儿子汉昭帝刘弗陵的辅政大臣,他开创了权臣的先路,虽然霍光并没有篡位称帝,但是他已经做到了位极人臣,同时他的个人能力很强,协助汉昭帝刘弗陵和汉宣帝刘询开创了“昭宣中兴”的局面,可见霍光还是很厉害的。
霍光为什么扶持刘病已?
第一:刘病已占有着大义名分。我们都知道汉武帝刘彻的大儿子是太子刘据,是汉武帝刘彻第一个看重的继承人,如果没有后来的巫蛊之祸,刘据继承大统是板上钉钉的事,刘弗陵根本就排不上号!而刘病已有是太子刘据的孙子,按照汉朝长幼尊卑的顺序,理应让刘病已继承大统,他当皇帝天下人能够信服,皇位本来就是刘据后人的,刘病已占着不可动摇的大义名分,这是霍光选他的重要原因!
第二:刘病已深知民间疾苦。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刘病已原本就是掖庭里罪奴,好不容易被放出来,他知道皇宫争斗的残酷性,索性躲避!少时游历长安三辅,结交许多江湖人士,体察了解民情,深知百姓疾苦的原因和吏治的残暴得失,知道老百姓需要的是什么,体恤民情,他能做到这一点就说明刘病已是一个好皇帝!这对他以后施政治国有直接影响。
第三:选刘病已可以间接加强霍光在朝廷的势力。我们都知道刘病已是刘据的孙子,而霍光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弟弟,也是贤后卫子夫的侄子,霍光和刘病已还是有一点亲戚关系的!而刘病已常年在民间,在朝廷中没有任何势力,是霍光一行人把他扶上这个位置的,刘病已要想控制朝局肯定要通过霍光甚至还要重用霍光,这样从侧面说霍光和皇帝的关系更近了一步,权力更大了一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历史霍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历史霍光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