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历史混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三国历史混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国之后的历史发展?
三国统一后的历史:
八王之乱
司马炎统一三国后,为了巩固皇权而大封宗室,使得各诸侯称霸一方,晋武帝死后,哥诸侯为了争夺皇位形成了16年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
八王有:
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乂、东海王-司马越。
公元305年,
司马越在山东再次起兵,次年攻入长安,将惠帝毒死,
另立惠帝弟弟司马炽为帝,自此晋朝大权落入司马越之手,八王之乱结束。
三国之后是晋朝,是由司马炎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265年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 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五胡加强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三国到晋国的历史?
晋朝(266年-420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
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五胡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
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西晋承袭曹魏领土,统一后又占有孙吴疆域。东晋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北界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
三国全面战争1.9c刘表势力分析?
刘表势力有六大优点:
1.头几个回合的狗王:手下蔡瑁黄祖虽然不说能打,但是也有一定的战略威慑,帮你解决后方的麻烦。
2.自带的改革是塾师:塾师是最让我讨厌的改革,这个改革需要一级学校序列做前置,同时又是几个重要的商业改革的重要前置,所以不得不在前期浪费钱盖学校然后拆掉,但是刘表就不用啊!
3.多了三个官位:导师、学者、学生虽然没啥太大用处(加经验),但是官位对忠诚度很重要,比如刘表的30岁娇妻蔡夫人如果改嫁吕布的话可取代孙坚:众所周知,孙坚旁边全是牛逼的商业***,如果灭了孙坚的话,就全是刘表的了;
4.缓称王:朝廷势力不能先称王;
5.特殊茶馆:250的商业,比正常茶馆多30,如果算上500%的商业加成的话,一个商业城就多150的收入呢;
6.特殊枪兵:众所周知,枪盾兵是抗线王,刘表的荆州勇士们简直是抗线王中王。
也有三大缺点:
1.开局四面楚歌
2.几乎全是白板武将
3.孙坚真的好难打
襄阳城不好发育,好发育的城得从零开始搞建设。
黄巾之乱是怎么回事?为何它成为了三国乱世的开端?
说到三国乱世的开端,那乱源要从后汉说起。
所谓有因必有果,朝廷混乱、政治***的果,就是农民的揭竿而起。
当出现“农民起义”时,一个朝代就到了崩溃的边缘,古时候的农民生存要求没有那么高,只要有口饭吃,就不会去做掉脑袋的事情。
当农民揭竿而起之时,如果朝廷没能及时补救,就会引起多方面的反应,从而导致社会更加动荡,与朝廷对抗的武装团体增多,更进一步的导致社会动荡,直到一方完全胜利为止。
而后汉***的起因可以从灵帝宠信十常侍,导致政治紊乱开始。
因政治紊乱,导致民不聊生,引起黄巾的造反。因黄巾的造反,而引起刘备和孙坚的起兵。又因灵帝死后,少帝即位,国舅何进要诛戮宦官,而引起董卓的进京。
因董卓的进京,而引起废立之事,又因此而引起袁绍、曹操等纷纷起兵讨卓,天下就从此分裂了。
当然里边还有很多具体的细节,但大致方向是如此。
其实从东汉光武帝刘秀复国之后,就有着多次的“妖贼”造反,只是他们没有闹出太大动静。
而张角则不同,它不像陈胜吴广那样,只做了一颗燎原的星火,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同时爆发了大规模的***。
来看下“黄巾起义”的定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性质组织的民变之一。
这里的“宗教性质”,值得的我们注意,有“宗教”,就会有组织,进而产生主张。
比如那句著名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
一方面是起义军的政治诉求,一方面也可以看做政治纲领。
张角在十几年中,打着治病之名,行传教之实。据说他信奉黄老,能以符水帮人治病,而且效果还不错,因此十几年间,信徒达到几十万之众。
可有说是有组织、有纪律,有规划、有准备。
他通过宗教的形式,将无家可归的流民组织起来,而这通常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先决条件。
即:
1、有着脱离***控制的大量流民(兵源)
2、将大量的流民组织起来,形成自己的势力,而不是一盘散沙(通过宗教)
一旦这两个条件都成熟,这个王朝就很难逃过覆亡的命运。
但张角的起义虽然看上去声势浩大,人多势众,但军事素养事在太低。很快便得以平息。张角于当年10月病死,一个月以后,其弟张梁和张宝被诛,叛乱初步平定
总之黄巾起义是以道教在民间广泛传播为基础的,以宗教思想为指导和以宗教经典为政治纲领的,组织严密,规模庞大的农民(流民)起义运动,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最为流行的思想风气,因而得到广泛的响应。
因宦官集团和士大夫联合镇压,边区割据军阀和豪强大族武装的联合剿杀而失败的,开中国历史农民战争的新的一页。
而黄巾起义的宗教性质,也让后来的王朝很重视具有宗教性质的起义军。
因为宗教,对于古代那些普通的人民,太有蛊惑力了,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在你眼皮子底下搞出个大军出来。
如清廷对于诸如天地会、白莲教等的一直是赶尽杀绝就是这个道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历史混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历史混乱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