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宋朝晚期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宋朝晚期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大唐后期历史?
  2. 北宋时期西方处于什么时期?
  3. 宋朝贬官制度?

***后期历史?

***后期的历史主要是指唐朝晚期,即公元750年以后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政治***、民生困苦、战乱不断、民族矛盾激化、自然灾害频发等。以下是该时期的一些重要***:

宋朝晚期历史-宋朝晚期历史背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安史之乱: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领导的叛军起义,推翻唐王朝,建立大燕国,史称“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公元874年,黄巢起义,攻占长安,占领了唐朝的大片领土。

宋朝晚期历史-宋朝晚期历史背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中国出现了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动荡使得整个社会进入混乱的状态。

***入草原:公元960年,辽国建立,宋朝建立,大量***进入草原地区,开始了对北方民族的影响。

宋朝晚期历史-宋朝晚期历史背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西夏建立:公元1038年,西夏建立,西夏在唐朝灭亡后的北方地区形成了独立的政治势力。

总的来说,***后期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危机并存的时期,但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交流融合的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北宋时期西方处于什么时期?

960-1271这个时候是欧洲的中世纪 。中世纪指从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始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终于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最终融入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地理***现)中。中世纪历史自身也分为前、中、后期三个阶段。术语“黑暗时代”“黑暗时期”一般指中世纪早期。

中世纪

宋朝(960年至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这段时间西方处于中世纪。

 中世纪(约公元476年至公元1640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公元1640年)的这段时期。

宋朝贬官制度?

主要贬谪罢黜方式。

①对移:

“对移”是两宋时一种相对最轻的贬黜惩罚手段。

州级主官(如知府、知州)、路级主官(亦即“监司”,如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地方军事长官(如制置使、宣抚使),可以在上报中央的同时,将自己辖下部分官员差遣或职事官进行两两对调。

如是由于官员因老、病、昏庸等缘故不称职,抑或由于官员有不法行为,而导致的“对移”,则即为一种惩罚手段。

②左迁:

即贬降职务,这在宋代有各色各样的形式,我于此试举几种——

如“出外”。例如北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四月,“监察御史里行”(御史台差遣)张戬落职【3】出外,“知(江陵府)公安县”。

【注3:宋代有时也会用“落职”来指代“失***差遣或职事官”的状况。这与前文所述的对职名的“落职”全然不同。】

如“近、大降远、小”。例如前文曾提及北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十二月,包拯因之前举荐不当,降本官(阶官)、差遣一事。他的差遣就是“大降小”,从“知庐州”降为“知池州”。

③差替、冲替、放罢:

这三者相当类似,都是不等该官员的差遣或职事官任满,即行罢免,由另一官员顶替。该官员被罢免而失去职务后,情节较轻的,只好等待下一次铨选、任命;情节较重的,则还需要等待审查。

其中,“冲替”作为惩罚手段,重于“差替”。这两者在北宋前期并不(或者说至少并不完全)具有贬黜、惩罚的意味,之后才渐渐成为了惩罚手段。

而“放罢”则出现于北宋后期,并在南宋时逐渐取代了“差替”与“冲替”。

④责授(责降):

指直接将该官员贬降、责授为各种闲散官,即基本无职守或完全无职守的,常用于安置各色人等的一些特殊的差遣或职事官。譬如分司官、祠禄官、添差官、散官(散秩)等等……

针对全部官职的主要贬谪罢黜方式。

①勒停:

指停止该官员所拥有官职的全部职守与权力。

“勒停”,或同时“追官”,称“追官勒停”;或同时“除名”,称“除名勒停”。前者一般还保留了某种程度的官衔,后者则失去了官员的身份。

②除名:

即俗称的“削籍为民”,指官员被剥夺全部官职头衔。之后,若其父祖近亲仍有官身,则该官员的身份变为官员亲属;否则,为庶人身份。

这是宋代那些直接对官员的官职起作用的惩罚手段里最重的一种。但即便遭受除名,通常依然有机会叙复原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朝晚期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宋朝晚期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