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有历史贡献的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夏朝有历史贡献的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大禹的历史地位?
  2. 其子启成为夏朝国王的是?

大禹的历史地位?

贡献

夏朝有历史贡献的人-夏朝有什么贡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禹是古代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治水是与治国养民结合进行的.在治水害的同时,还指导人们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兴水上运输,重建家园.每治理一个地方,都主动团结氏族部落酋长,完善***建设,使百姓安居乐业.

大禹治水成功,使他建立了极高的威望.舜召集各氏族部落酋长开庆功大会,赐给他用美玉琢磨而成的玄圭,以示其丰功伟绩.当舜年老时,众人一致推举禹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夏朝有历史贡献的人-夏朝有什么贡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禹接位后,中原各部落逐步形成以夏族为中心的领导集团.禹在这个集团中的地位已初具王权性质。

分***

夏朝有历史贡献的人-夏朝有什么贡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禹为了巩固夏王朝,把全国分为***(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进行管理,他还“南省方,济于江。

威严

禹在巩固夏王朝统治过程中,还特别重视恩威并济,加强教化.

由于禹是活动在崇山一带的夏部落的首领,故被称为夏后氏,

他所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就被称为夏.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原始社会的结束、阶级社会的开始,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禹(生卒年不详),姒姓,夏后氏,名文命,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历史治水名人,史称大禹、帝禹、神禹。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后代,鲧的儿子,母为有莘氏之女修己。

相传,禹治理洪水有功,接受帝舜禅让,继承部落首领。在诸侯的拥戴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国号为夏,分封丹朱(尧的儿子)于唐国,分封商均(舜的儿子)于虞国。

作为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后人称为夏禹,成为上古时代传说时代与伏羲、黄帝比肩的贤圣帝王。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奠定夏朝,后人尊称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市),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

其子启成为夏朝国王的是?

夏禹。

《孟子·万章上》载“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古本竹书纪年》载“禹居阳城”,《世本·居篇》载“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史记·夏本记》则说“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从有关文献看,夏禹与阳城、平阳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夏地的一个小邑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王,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称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说苑》记载大禹“卑小宫室,损薄饮食,土阶三等,衣裳细布。”

夏建立后,大禹在阳城东南的涂山尽早召开诸侯大会,以检讨自己的过失,这次涂山之会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夏王朝建立的标志***件。

到了正式大会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执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诸侯按着他国土的方向两面分列,齐向大禹稽首为礼,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礼。

礼毕之后,夏禹大声向诸侯说道:“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的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个骄字。先帝亦常以此来告诫我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果我有骄傲矜伐之处,请大家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啊!对大家的教诲,我将洗耳恭听。”

大家都明白禹受命于天,原本对大禹有意见的诸侯看到大禹这种态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虑,史书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禹在位的第十年东行,到了会稽去世(竹书纪年载为四十五年),皇甫谧认为禹享年一百岁左右,禹去世后,其子启继夏朝天子位。

总的来说,夏禹王是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历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绩不仅在于治理洪水,发展国家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夏禹王完成了国家的建立,用阶级代替原始社会,以文明时代社会代替野蛮时代社会,推动中国帝王室历史沿革发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有历史贡献的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有历史贡献的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