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历史汉武帝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汉朝历史汉武帝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汉武帝是第几代?
  2. 汉武帝的治国特点?
  3. 汉武帝时期几大势力?
  4. 汉武帝统一度量衡了吗?
  5. 刘彻之后汉朝还剩几代?

汉武帝是第几代?

汉武帝是汉朝第七代皇帝。

汉朝历史汉武帝篇-汉武帝历史年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任:高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195年。

第二任:孝惠皇帝刘盈,公元前195年至公元前188年。

汉朝历史汉武帝篇-汉武帝历史年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任:前少帝刘恭,公元前188年至公元前184年。

第四任:后少帝刘弘,公元前184年至公元前180年。

汉朝历史汉武帝篇-汉武帝历史年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五任:宗孝文皇帝刘恒,公元前180年至公元前157年。

第六任:孝景皇帝刘启,公元前157年至公元前141年。

第七任:宗孝武皇帝刘彻,公元前141年至公元前87年。

汉武帝的治国特点?

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

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为巩固皇权,中央设置中朝,为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的监察,在地方设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另有开辟丝绸之路,在轮台、渠犁屯田等创举,并置使者校尉,建立年号、颁布太初历、兴太学,影响极为深远。

汉武帝时期几大势力?

有三大势力。

1:卫氏家族,以大将军卫青为首。可以说是汉朝最强大的外戚势力。

2:王太后,汉武帝的生母。太皇太后窦太后去世之后,王太后便开始干预朝政,丞相田蚡是汉武帝的舅舅,王太后的弟弟。田蚡的权力只手遮天,***,这让汉武帝十分不满。好不容易摆脱了太皇太后的控制,又冒出另一股势力控制自己的权力是不能忍的。汉武帝便暗中处理了田蚡,对于他的母亲王太后,汉武帝态度强硬,不允许她干涉朝政,处理了王氏一族的威胁。

3:窦氏家族,是汉武帝刚刚继位时最大的外戚势力。刚继位的汉武帝才十六岁,朝政大权其实完全都在窦太后的手中,窦太后的侄子窦婴官至大将军,掌控着整个汉朝的兵权。刘彻根本不敢与他奶奶顶撞,随着窦太后的去世,朝政大权归还于刘彻。汉武帝要重开新政,便要清除窦太后的人,逐渐疏远了窦婴,窦氏家族便慢慢的黯淡下去。

汉武帝统一度量衡了吗?

统一度量衡不是发生在汉武帝时期,而是发生在秦朝。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全国各地的文字、路的宽度、车的轨距、货币、度量衡等都不一样。

秦始皇将它们统一成了一个标准,书同文、车同轨,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一律统一。秦朝虽然很快灭亡了,但秦朝的书同文、车同轨、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标准却被汉朝继承了下来。

统一度量衡的是秦始皇。秦始皇结束了七国争雄的局面,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使得中华民族有了在文化符号上达到了统一。

汉武帝,收复失地、抵御匈奴、联合西域,开创了***万国来潮的局面;又在文化上设立五经博士、推行今文经学,统一了思想。

刘彻之后汉朝还剩几代?

7代

刘彻(前157-前141-前87)——孝昭皇帝刘弗(前95年-前87-前74)——海昏侯刘贺(前92-前74(7-8)-前59)——孝宣皇帝刘询(前91-前74-前48)——孝元皇帝刘奭(前75-前48-前33)——孝成皇帝刘骜(前52-前33-前7)——共皇帝刘康(前?-前23年) ——孝哀皇帝刘欣(前25-前7-前1)

后元元年(前88年),汉武帝叫画工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送给霍光,意思是让霍光辅佐他的小儿子刘弗陵作皇帝。

在这段时间里(具体时间不详),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因过”受到斥责,忧死于云阳宫。一般认为是子幼母壮,为了防止钩弋夫人重演吕后称制的局面,汉武帝找借口处死了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历史汉武帝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历史汉武帝篇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