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历史儒学汉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高中历史儒学汉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与宋明理学相比 汉代儒学的特点?
  2. 先秦与汉代儒学的适应与糅合?
  3. 儒家学说的地位在秦朝和汉朝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与宋明理学相比 汉代儒学的特点?

在清朝的时候,对待古代儒学一直有争议,主要的争议点就是汉儒和宋儒哪种对国家有益,能够用来治国。要看汉儒和宋儒之间的异同就必须回到两者诞生时候起。

高中历史儒学汉朝-高中历史汉代儒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汉代是儒学高度发展的一个朝代,甚至在东汉灭亡后,儒学依旧存续了许久,直到玄学之风大盛。汉代的儒学***也是有非常多的,最重要的也是提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

由于汉代独尊儒术之前,是由道家的黄老之说思想主持朝政的,汉代儒学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包容,他能够接纳道家乃至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于一体。

高中历史儒学汉朝-高中历史汉代儒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再者,汉代儒学***们所传承的内容都来自先秦,两者时间间隔不大,很多师承都依然存在。除了被秦始皇、项羽焚烧的内容都很好地保存了下来,所以汉代儒者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具备完整的原始儒学体系。

董仲舒是一位《公羊传》的***,他所研究的正是《春秋》中的微言大义,这样的研究古籍就给汉代的儒生做了一个表率,也是后来汉代儒学中最重要的经学概念。经学就是研究古代经书,从中学习和领悟治国之道,汉代的五经博士和六经也是来源于此。

高中历史儒学汉朝-高中历史汉代儒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汉儒取代黄老之说以后主要带来的变化是以仁义治国,提倡了道德和三纲五常一说,同时也为中央集权提供了便利。

宋儒和汉儒从诞生起就截然不同,由于汉儒式微,且历经五胡乱华和佛教入侵,唐朝虽然以儒释道三教立国,但儒家的地位远远不如古代,加上五代十国的战乱再临。宋儒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振纲常,把丢失的东西捡回来。其中能够引领宋儒思想的第一位大家就是唐代的韩愈。

宋儒复兴儒学就是从韩愈的古文运动着手的,先回到古代文学的创作上,然后把古代贤王的思想拿来作为基准,如何成为一个类似古代贤王的皇帝,就是仁。代表人物自然也是宋仁宗赵祯。

宋儒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很多古籍因为战火而丢失,很多材料都已经不如汉代那样丰富,儒学***必须凭借自己对儒学的理解去传授知识,这样一来派别就很多了,不再像汉代那样有一个中心理念,这也是南宋理学诞生的一个原因。

最后一个要提的就是汉代的仁指的是孔子的仁,是仁义,在当时孟子还没有那么大的比重,而到了宋代孟子已经成为亚圣,所提出的很多仁政的观念被拿到了朝堂上,这和汉代很不同。

先秦与汉代儒学的适应与糅合?

汉代儒学是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更多的是发展,董仲舒将三纲五常发展称为儒学的核心思想,符合了统治者的胃口,是专制君主的有力思想武器,因而在以后的几千年来成为主流。

儒家学说的地位在秦朝和汉朝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儒学在中国的崇高地位不是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的,孔子的原始儒学精神实在是不大适合当时的统治需要,更悲惨的是被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备受摧残。

汉王朝建立后,诸子学说又开始纷纷复苏,儒家学说又逐渐开始兴旺起来,但因长期的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环,百废待兴,统治阶级为了发展生产,稳定统治秩序,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经济上轻徭役薄税赋,黄老学说得到重视,儒家虽然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仍然是个配角。

儒家学说在秦朝是得不到重视的,不是还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么?秦时用的是法家,以法治天下.

到了汉朝前期,由于经济破败不敢,刘邦以及汉文帝,汉景帝都***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用的是道家无为.

直到汉武帝的时候,董仲舒也才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上实施了大一统,才形成了儒家一家独大的局面,一直影响后世一千多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历史儒学汉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历史儒学汉朝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