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历史疆域演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三国历史疆域演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三国公孙家族疆域?
  2. 为什么地图上东汉、曹魏和西晋三朝的疆域没有今陕北地区?

三国公孙家族疆域?

主要在辽东。

三国历史疆域演变-三国历史疆域演变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代:公孙度。他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公孙家族开始在辽东发迹,后其自任辽东侯、平州牧。

第二代:公孙康。他是公孙度的儿子,他倒向了曹操集团,所以被封为左将军、襄平侯。

三国历史疆域演变-三国历史疆域演变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代:公孙恭。他是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的弟弟。他继位后也倒向了曹魏集团,被曹丕封为车骑将军、平郭侯。

第四代:公孙渊。他是公孙康的儿子,早年投靠曹魏,被魏明帝封为大司马、乐浪公。后来他选择自立为燕王,建立所谓的燕国,结果被司马懿所灭。

三国历史疆域演变-三国历史疆域演变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公元190年公孙度成为辽东太守,到公元238年公孙渊被司马懿所灭。公孙家族在辽东地区统治了长达48个年头,历经4位统治者,也算是相当长的时间了。但是为啥他们不能称之为第四国呢?

为什么地图上东汉、曹魏和西晋三朝的疆域没有今陕北地区?

东汉地图上为有什么没有陕北地区!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在东汉中期,汉朝大将军窦宪北伐匈奴一直打到现在外蒙古地区。匈奴势力彻底被击败:北匈奴远走西方;南匈奴部落请求内附,就是被安置在今天的陕北高原和河套地区。

而在汉朝国力强盛时期,尚能对南匈奴等边疆少数民族进行有效的控制。

汉朝后期由于政治***,土地兼并严重,居住的西北地区羌,氐,匈奴,等少数民族纷纷在其汉化的豪强首领带领下,反抗东汉***的统治。并和汉朝进行了为期近百年的汉,羌战争。

常年的战争导致东汉地区对边疆的控制减弱。东汉***需要通过对当地汉化豪强进行任命,从而保证他们形式上对东汉王朝的效忠。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使得汉军主力纷纷被抽调镇压黄巾起义军。负责镇压西部少数民族叛乱的中郎将皇甫雋干军精锐奔赴河北镇压张角黄巾军。朝廷被迫任命当地大大小小的少数民族首领为当地的地方官。

随后,大将军何进急召西凉董卓入京,使得羌族豪强马腾,韩遂,逐渐控制了河西地区。董卓的入京后,原本负责镇守九原,朔方,云中,定襄一带的汉朝边军吕布,张辽,张扬部,也在中郎将卢植的率领下,加入到镇压黄巾军的阵营当中!从此以后他们再也没有回到北部边疆,汉朝北部边郡被少数民族趁机侵占。

随后就陷入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局面。各个军阀都忙着抢地盘。等到曹操统一北方后,曹魏又面临着蜀汉和东吴的压力。

在曹操时代。曹操消灭了马腾,韩遂在河西地区的割据势力。重新打通了河西走廊,沟通了西域。但是曹操病逝后,曹魏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应对蜀汉的北伐和东吴的进攻上面。更加无力收复陕北的南匈奴地区。

而西晋取代魏国建立后,他的首要目标就是消灭东吴,统一天下。 而且在完成统一后,当时匈奴,羌,氐,羯,鲜卑少数民族纷纷内迁,而且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汉化程度很快。

在西晋完成统一后,晋武帝司马炎去世后,紧接着就爆发了"八王之乱"。东晋皇室的这场内乱,使得大量的国防力量消耗的内战当中;而且为了打击对手,夺取自己的优势,西晋各方纷纷向当地少数民族招募兵马,使得少数民族在西晋的这场内乱当中逐渐拥有了自己的军事力量。八王之乱结束后,紧接着就爆发了五胡乱华。直接的结果就是北方大地陷入了少数民族的铁蹄之下,***衣冠南渡。

西晋王室的残余势力,在江南拥立中是司马睿继位。是为东晋元帝,东晋建立后和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对峙。对陕北地区更加鞭长莫及了。

请支持原创,原创不易。

导读:其实题目中说的并不准确,汉朝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一统王朝陕北一直在我国版图范围内。从公元48年匈奴内乱,南匈奴在呼韩邪单于率领下归附东汉王朝成为一个转折点。东汉王朝为了安置南匈奴,把陕北和水草肥美的河套地区赐给了南匈奴才是后期曹魏、西晋版图范围内陕北没在版图内的滥觞。而且也正是胡汉杂居以及八王之乱的引导,才爆发了暗无天日的五胡入中原的悲歌。

陕北自从战国时期被纳入版图后作为华夏版图的一部分世代传承,秦汉时代同样如此。但是通常在魏晋乃至南北朝之前,陕北地区一直被少数民族盘踞。在这段历史中,通常在河套地区看到的是南匈奴或者在五胡时期各方争相拉拢的铁弗匈奴刘卫辰部。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包括河套在内的北方从胡汉杂居到五胡入中原演绎了一段特殊的历史阶段。

在东汉的打击下分裂后的南匈奴向汉朝称臣,东汉王朝以宽广的胸怀把南匈奴安置在水草肥美的河套地区;这成为河套和陕北在魏晋时代成为缺失版图的滥觞

其实说到在河套、陕北安置南匈奴对华夏造成的影响,其实和后来唐朝安置从祁连山脉的长途跋涉的党项如出一辙。前者的南匈奴在三百年后由刘渊率兵入主中原建立汉国(前赵),而后者党项在五代时期迅速发展后建立绵延200年对中原造成灾难的西夏***。今天我们着重说一下南匈奴在河套、陕北安家的部分,东汉建立后逐渐展开对匈奴的反击以及匈奴内乱的开始。

公元46年匈奴境内发生连年的旱蝗灾害,本就赤地千里的匈奴还被东部的乌桓进攻。破屋偏遭连阴雨,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匈奴内部又爆发了单于的争夺战。单于舆死后他的儿子乌达鞮侯被立为单于,乌达鞮侯死其弟蒲奴为单于。而单于舆的侄子比在匈奴八部的拥立下称呼韩邪单于,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公元48年南匈奴单于呼韩邪向东汉请降,向东汉王朝表态:“愿永为藩蔽,捍御北虏”。光武帝刘秀大喜,同意了南匈奴南匈奴向东汉“奉藩称臣”。汉朝把水草丰美的河套、陕北地区赐给了南匈奴,公元50年汉朝在五原(后迁到云中)给南匈奴建立单于王庭。南匈奴逐渐在汉朝扶植下强大起来,成为汉朝对抗北匈奴的帮手。

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嫁的就是这位呼韩邪单于。匈奴占据河套成为这段历史周期内胡族统治河套、陕北的滥觞,三百年后终于在西晋八王之乱后酿成了匈奴人刘渊入主中原、灭掉西晋的灾祸。

曹魏时代继承汉家威严,依然用绝对实力压制南匈奴;西晋的八王之乱不断严重消耗了国力,而且让出身匈奴的刘渊看到了入主中原的野望

汉朝末年汉丞相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最强。南匈奴再次归附真实掌权者曹操,曹操扣留前来朝见的匈奴单于。然后把匈奴分为五部分别立帅并派官员进行监督,其实曹操就是分化控制匈奴。所以在曹魏时期其实河套的南匈奴虽然没有标注在地图上,但是实际上是完全富庶曹魏的。何况曹魏时期实力强劲,征乌桓、平高句丽北方各族无不服从。

到了晋武帝司马炎去世后,西晋爆发了司马皇族内部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长期的彼此征杀造成西晋国力衰减,而兵源不足大量少数民族战士被编入军队让少数民族将领逐渐看穿了西晋腐朽衰弱的事实。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刘渊逐渐控制并州、设置百官建立汉国,并最终灭亡了西晋。紧随其后的石勒、苻坚、慕容氏等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先后在中原建立***,长期的占领对北方造成巨大的破坏。

从刘渊开始五胡相继进入中原建立***,乱纷纷的相互攻杀知道北魏重新统一北方河套和陕北才再次回归版图;此时距离东汉安置南匈奴已经过去4个世纪

从版图上来看河套地区一直在铁弗匈奴的控制下,后来被氐族建立的前秦和羌族建立的后秦短暂统治。最后匈奴人在赫连勃勃的带领下建立了自己的***胡夏,最终被北魏平定后纳入北朝版图。此时距离光武帝刘秀安置呼韩邪单于已经过去了将近400年,至于在五代、辽、金、宋时期陕北在各***之间的变动那是又一段历史了。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历史疆域演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历史疆域演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