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电视剧夏朝历史王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电视剧夏朝历史王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夏朝的最后一个王朝?
- 夏朝和周朝之间的朝代是?
-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夏朝,为什么不拍关于中国第一个朝代夏的电视剧呢?
- 夏朝之前还存在一个千年王朝?国人却不承认它的存在,什么原因?
- 始建于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真的存在吗,就算有中华历史也只有4090年吗?
夏朝的最后一个王朝?
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桀。
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四千多年前,夏部落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虞舜的重用并最终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于他,是夏王朝的开湍。大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即历史上所谓的"大禹传子",宣告了部落联盟"禅让制"的结束和封建世袭剡的开始。
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国王,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自大禹至桀共有十七个王。桀虽然有智有勇,但很残暴,***成性,加上酗酒好色,劳民伤财,残害百姓。东边的商国便趁机骑兵伐桀,灭掉了夏朝。
夏朝和周朝之间的朝代是?
夏朝与周朝之间的朝代是商朝
夏朝由夏禹传位给他的儿子夏启建立,开启了中国家天下的统治模式,夏朝传到夏桀这一代,夏桀***无道,被商汤灭亡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后来传到帝辛这一代也就是商纣王,封神演义里宠幸妲己的哪一位,又是残暴统治下被周武王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因此夏朝和周朝之间是商朝。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夏朝,为什么不拍关于中国第一个朝代夏的电视剧呢?
夏朝还是很原始的,介于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度,没有真正意义的帝王将相!社会阶层松散,与其说是夏朝,到不如说是个类似于非洲土著的部落!
至于为何不拍电视剧,估计那时候大多数人还光着***,拍好了!通过不了审核吧!😁
夏朝之前还存在一个千年王朝?国人却不承认它的存在,什么原因?
怎么可能!青铜器商周才出现的,如果早在1000多年已经出现,夏为什么还用陶器?
三星堆文物中出土的青铜器和鼎映射着古蜀文明与中原殷商甚至与周的联系,至于青铜人物方眼、阔耳、修长身,可能为夏商时期古蜀国崇拜的神话人物帝辛-商纣王。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王首先,广闻博见,知识渊博,思维敏捷,身材高大威猛,力大无穷,可以徒手和野兽搏斗,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就目前发现的商代墓葬中,基本每座古墓都有数量不等的人牲。据统计,那些殉葬的奴隶至少在4000人以上。
而被后世称为“仁君”的商王武丁,恰恰是商朝使用人牲最多的帝王。据考古发现,商王武丁时期的甲骨共631片,卜辞1006条,涉及到的人牲9201人。而帝辛这边,涉及到***祭祀的事少之又少。据统计,最多几十人,平均下来一年不超过2人。而且帝辛在征服夷方、人方等部落后,并未将奴隶杀死,而是将他们充入了自己的军队。古蜀国应该为商的势力范围,受到过商纣王巨大恩惠。商纣王被古蜀国封为神明崇拜,古蜀国人应该比较矮小,难得见到纣王这样身材修长,臂力过人,而且胸怀韬略,文武兼备。因此,古蜀国铸造的青铜人物实际上是他们封为神明的很少见面视为外星人商纣王帝辛的神话形象。
夏距今4千多年,在此之前,中华大地多处都有考古发现古文明,其建筑、工艺、文明,都达到了很高水平。我们可按距今五千年六千年七千年八千年九千年一万年列表。象良诸古址,三星堆古址,红山文化。彼时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不发达,多是点状发达。
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理解:
一、目前,除了神话传说外,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文献和考古发现来佐证这一王朝的存在;
二、夏朝的存在也仅仅是理论上的推测,尚无确认;
三、不承认夏朝及夏朝以前有王朝存在的国人应该是小众,这些小众,包括那些严谨的学者,万能的公知,第五纵队等等。而更多的大众是热衷于相信传说的存在源与可溯源的,简言之,应该是有大多数的国人是对本土的神话传说(汉文化)持接纳态度的,因为,事实上确实有不少传说已经被考古发现而得到证实,所以,他们的潜意识中是认为能佐证这些传说的物证正在某个地下或海底沉睡而已,或者已知证据被人为带偏未提示出真面目而已。
四、宇宙那么浩瀚,人类史又那么漫长,沧海桑田,世事如白云苍狗,已知的知识面都无法完美解读人类进化史,能不能解读更多未知的奥秘都成问题,所以,远古文明的真相谁又能说得清呢?
我的观察:
一、我们的历史研究比较成熟的还是周朝及其之后
1、研究比较深的是清史。就这还主要是满学会的研究成果,个人成见在所难免。仍然需要客观公正的研讨。
2、正在深入的是明史和宋史。要成熟估计得百年。
3、比较明白的是秦汉唐三朝大一统和三国演义时期的历史。
4、缺乏研究的是元朝和秦之后非大一统的乱世。可是,各时代的乱世累加也在七八百年,不研究是不对的。
我认为不注重研究的态度,实际上是在迴避现实。
5、对周朝的研究也是很肤浅的。累计八百年,又有春秋,更有战国。很值得研讨的。
二、周朝之前到炎黄蚩尤的研究还是处于不成熟阶段
对于商朝的研究,也仅仅只是达到了国际社会承认了商朝的存在。但是,对于其他的研究尚存在着许多问题:
1、是轩辕黄帝统一了皱形的华夏这个问题,看来是可靠的。
2、黄帝、炎帝和蚩尤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名字?尚待进一步确认。
3、夏商周是同时存在着,而只是共主的变化,还是一朝取代一朝的形式?尚需要大量的证据和研讨。
4、夏朝的遗址在那里?这个属于现在的断代工程的重点。
5、三皇五帝的形象和之间的关系很是模糊。
6、***、伏儀、女祸等等尚处于神话阶段。
7、我们与古埃及、古印度等文明的关系问题,更需要大量的研讨。
三、承认或否定某段历史,是需要过硬的证据的,不是可以随意表态的
承认或否定某段历史,是学术问题。也就是说,是历史研究问题,考古问题。也就是说必须有过硬的证据的。
如果把历史问题政治化和感情化,那么,研究历史和考古还有什么意思?!坐在办公室瞎编最好,何必花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呢?!
尧舜禹,那是一个禅让的时期,跟之后的家天下不同,都是传给自己儿子,所以是比较特别的一个时期。如果说王朝必须是父传子,子传孙,那一千年是更高的文明形态。但是经过一场大洪水,物质基础遭到极大破坏,不足以再支撑之前的社会形式,所以进入了夏朝,而在那个看天吃饭的上古时代,地球环境的变化相对于人来说是极其缓慢的,等环境相对稳定,已经进入了文字文明,家天下的就这样被固定了下来了。
始建于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真的存在吗,就算有中华历史也只有4090年吗?
中华文明的历史不是5000年,说上下5000年,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从燧人氏发明用火开始,先祖种稻、乐器等的历史来看,轻松把中华文明史推断至一万年左右。
首先,我们从文字的历史,来推断中华文明的历史。从考古的年表看,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号称贾湖刻符。在贾湖遗址内出土的龟甲、石器、陶器上发现了一批契刻符号,目前共17例,分别刻于14件甲、骨、石、陶器上,其中龟甲刻符9例,骨器刻符3例,石器刻符2例,陶器刻符3例,其共同特点均是刻划而成。早于安阳殷墟甲骨文5000多年,领先于古埃及纸草文字与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
香港中文大学的饶宗颐先生研究认为,9000年前贾湖契刻符号与36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文有着惊人的相似:
一是书写工具相同,皆以锐器为工具把符号刻画在经过修治的龟甲或骨器上;
二是殷墟甲骨文是用来记载占卜内容的,而贾湖契刻也与占卜有关;
三是贾湖契刻是事理符号,而甲骨文中的事理字很多。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为,9000年前的贾湖人创造的契刻符号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与商代甲骨文可能具有某种联系,很可能是汉字的滥觞,对汉字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七千多年前的蚌埠双墩遗址,发现630多刻划符号,丰富多样,就同期国内外文化遗存来说,都十分罕见,惊人。符号种类之多、内容之丰富是同时期其他遗址所无法比拟的。双墩刻符的功能可以分为表意、戳记、计数三大类。距今6000年前的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的陶钵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种刻划符号,即半坡陶符。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表意符号”抽象成比较定型的“甲骨文”。可能大部分人或专家,把甲骨文的时间当成中华文字的时间起点,本人从不这样认为,中华文字的产生应该更早,最到可以推演到旧石器时代后期或新石器时代初期。因为记录工具等原因,文字难以存留下来。
文字的起源,不是凭空想象的,它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社会生活。中华文字是一部活的历史,反映着当时的社会场景,记录着当时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文字来源就是图画,文字是不断抽象的过程,即使是现汉字,本身也是一幅幅图画。
当然,有人会说,刻符不是文字,这是国内考古学界不够自信,为什么承认埃及、巴比伦、希腊等地刻符,出土刻符考古资料很少,他们还读不懂,就可以当成文字呢,中国的刻符却不能当成早期的文字,是不是笑话!
其次,从考古实物的出土时间,也可以轻松把中华文明推到万年以上
河南博物馆珍藏的贾湖骨笛是我国(也是世界)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如此精美的骨笛,可见当时新石器时代打磨技术之高超、精细。打磨工具的应用也是炉火纯青,这难道不是活生生的华夏文明?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浙江浦江上山遗址等考古发现了一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稻遗存。特别说明下,2004年11月19日,在道县进行水稻起源考古研究的中美联合考古队,在玉蟾岩遗址又发现了5粒已经炭化了的古稻谷。而上世纪九十年代,玉蟾岩遗址就曾出土了4粒最原始的水稻谷壳以及最原始的陶器,将人类栽培水稻的历史推进到了1.2万年前,中国栽培水稻起源于一万年前,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100项考古发现之一。
三皇与五帝所在的上古时代,也可以简称为“三皇五帝”。在没有文字记录的年代,也是一代一代口口相传而来,三皇,一般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炎帝、黄帝,发明火与在土地上农业种植,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仅仅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为“皇”或“帝”。
传说***开天辟地后,人类迎来了三皇五帝时代。三皇五帝率领民众开创了中华上古文明,近现***古发现了大量与这一时期相对应的龙山文化遗址,证明三皇五帝时期确实存在。后世将他们奉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伟大业绩。
其三、夏朝的存在是肯定的,只是找到了却没被确认主城,或者还没有找到主城,发掘出陶符文字因读不懂不被当成文字而已
公认夏朝(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可信的朝代,至今4100年左右。
夏朝肯定是存在的!
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文明,2007年发现了良渚文明的都邑——良渚古城后,新近确认古城***存在一个规模宏大的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对研究良渚古国和中国文明的产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个水利工程,距今5000多年,比大禹治水传说还要早。
洛阳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 经碳14测定,年代在约公元前1900年左右,真好是夏代,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为3.75平方公里,内有大型宫殿遗址。出土的陶符,因为看不懂,因为不被外国人承认,却不被确认为文字。
二里头可以确定是夏朝的,良渚文化成功申遗,在中国及世界形成了一股良渚文化小热潮,对于推广中华文化是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的。也有专家认为良渚是夏朝主城的,但是不是主城?倒未必,真正的主城可能更大。主城遗址还没发掘出来,这需要考古界同仁努力。
最后,中国应该有自己的考古体系及评价标准。
1、 文明源头之争
世界的文明起源在哪,东方还是西方,这是文明源头之争,即文明话语权之争,考古的最大依据当然是出土的文物和文献资料记载,中国人老实,不会对这两项***,也不需要***,资料都是实实在在的,西方也出土文物的事实,但研读的标准确在西方,中国考古一步一随的跟着,做得再好,西方总是会说不,中国出土陶刻文字,他就说是符号,不是文字,中国出土最早万年前的稻谷,他可以说是印度传来的,连人种都是从西边过来的,甚至用基因图谱的方式,来证明全世界99%的人来源于一个人的基因(亚当)。
中华是唯一未断流的文明,也是唯一能从事实上破解西方文明起源理论的,因而中国的文明史常常被西方有意无意的忽视,地位还不如小日本
2、 话语权之争
以现在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中国恢复历史第一大国的路上,中国考古界文化界,是时候建立自己的标准,领袖说过: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考古界文化界要象一带一路***一样,开辟自己的一带一路。
3、 利益之争
中国考古界,不敢想也不敢做,存在太多私心及太多的利益,就拿二里头的许宏来说吧,他把二里头文化定为中国的起点,以二里头为起点,之前就不是中国,之后才是中国,他不就成了中国之鼻家祖?大家说说是不是私心、利益在作怪?
考古工作,有时象科研一样,是没有尽头的,随着科技手段、考古工具的进步及地理环境的变化,只会有更多的遗迹出现,中华文化的起源时间,只会一步步向前推移。从第一个文字造出,到成熟体系的甲骨文形成,至少也要有几千年,乃到上万年,证据都在地底下,这需要一代***古人的努力发现。
最近注意到一种现象,网络上有大量的文章在宣传:说华夏文明及中国人来源于埃及,把《山海经》中的故事说成是埃及文明东迁,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戏说,竟然有名牌大学的教授参与其中,这是要从根里否定华夏文明,对于这些现象,中国人是不是要保持警惕?
.
.
我是汉字谷主,欢迎关注!
【专注说文解字、快速识字、K12全语文、海外汉语,汉字创新思维、汉字国学、解字古诗文】
汉字师认证课程,让你成为一名合格的汉字老师、一名汉字启蒙师!
想了解详情,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99“
了解汉字***的 "一字一***,一字一科普",私信留言:“819”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电视剧夏朝历史王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电视剧夏朝历史王朝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