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五千年历史 夏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五千年历史 夏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既然夏朝没有明确的考古证据,为什么还一定要说“上下五千年”呢?
  2. 中国上下五千年,夏朝以前又是什么?

既然夏朝没有明确的考古证据,为什么还一定要说“上下五千年”呢?

首先,需要明确一下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中华文明”的定义以及“五千年”的来历。

五千年历史 夏朝-中国上下五千年夏朝的人物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何谓中华文明?什么时候才算真正的中华文明的开端?传统的史学界大多认为中华文明开始于奴隶社会。因为从这一时期开始,建立了国家机器,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和原始水利灌溉技术,有了明确的列王世系和兴亡更替的朝代。从这时开始,文明不断地传承了下去,在千年的朝代更替的积累中,中华文明一步步形成、发展。所以,想找到中华文明的源头,主要就是寻找中国的第一个朝代的开端。

缘何是“五千年”?大致源于《史记》中关于三皇五帝以及《夏本纪》的记载,所以中国传统里就认为信史始于三皇五帝,认为未找到确切的出土遗址是由于年代久远,但始终坚信他们都是存在的。所以,“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也就一直这么叫下去了。

五千年历史 夏朝-中国上下五千年夏朝的人物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近现代,一批严谨的史学者开始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我们不该用战国以下的记载来决定商周以前的史实。王国维成功释读了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证明《史记·殷本纪》所载商王世系表基本可靠,实现了出土文物与史料记载的双重论证,所以殷墟时期商王朝的事迹确为信史。但是,夏朝一直只是存在于类似传说的记载中,没有实实在在的证据证明。于是考古学者开始寻找夏朝存在的实物证据。

目前挖掘出的出土遗址中,最重大成果是二里头遗址,它是一个超大型的都邑,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宫城、最早的多进院落大型宫殿建筑、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兵器群以及青铜器铸造作坊等等。它表明当时的社会进入到广域王权国家阶段。但是,它是否是史料记载中的“夏朝”,目前仍处在喋喋不休的争论中,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步进展。

五千年历史 夏朝-中国上下五千年夏朝的人物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此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夏王朝是否有明确的考古学证据,二是衡量文明产生的标志是什么。现仅简要做出说明:

夏王朝是否有明确的考古学证据

长久以来,关于夏王朝是否存在的争议,一直存在。在考古学领域,同样具有这样的分歧。尽管以二里头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在年代和等级上与夏王朝比较吻合,但是不少学者也对此表示怀疑。

事实上,这种分歧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夏王朝没有明确的考古学证据,而只是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议而已,这也是许多专业内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实,要做到十分肯定地指出何处为夏王朝,并得到业内专家的一致认可,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考古学更是如此。

就夏王朝是否存在这一问题而言,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已经发现了相当丰富的、在年代和地域上符合夏王朝相关记载的古代遗址,并且具有比较明显的指向性,只是需要更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这些遗址就是夏王朝的废墟。

判断文明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文明一词是我们所熟知的,但一个文明产生的具体标志又是什么呢?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了阐释。一般来讲,金属器的制造(冶炼)、文字的产生和城市/国家的出现可以视为一个文明诞生的三个标准。但是,有时在定义某一文明时也并非同时具备以上三个要素。

按我个人的理解,文字和城市的出现,是文明发展进程中更为典型的代表。因为文字的发明和使用,意味着这一族群已经具备了记载和传承自身历史和文化的工具;而城市的出现则意味着聚落形态和社会组织结构已经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是人类告别蒙昧的标志之一。

在传统认识中,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界限,确实是一个时间跨度,而且是包含夏代的。尽管目前学者对夏王朝是否存在还具有争议,但这种说法本身是没有太大问题的。而如果将眼界放宽,我们的文明进程是十分久远的。就目前来看,甲骨文已是一种成熟的文字,在其之前理应存在更为原始的文字,只是尚未发现确凿的证据。当然,这是一种科学的推论。而从城市起源来看,我国早期的城址也已超出了五千年的界限。

因此,五千年中华文明之说是没有问题的。

先放下"夏朝"这一尚待考证的王朝,而看看"上下五千年"是否成立。

在中国引入现代西方考古系统研究历史以来,首先经历了疑古,进而否定中国的文献记载的过程,更有极端者以此否定中国的文化。

可是随着中国在这条路上走得越远越彻底,却发现了大反转的趋势,整个西方社会在考古上依然进展缓慢,发现甚微,而中国的考古发现却层出不穷,满天星斗,用一句网络时代的语言,着实***地对中国文化虚无论者打脸,可以看到基本上都选择性失明。在整个文化谱系的时间点上,大家比较公认的是中华文明从二里头开始3700年左右的信史,可是之前呢,难道文明是一天之内就突兀地呈现在这块土地上吗?我不相信,但考古就是这样,而良渚、红山、以及更早的仰韶、龙山时代发现的遗迹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距今8000年,而且中华大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均发现不同的文明源头,最后汇聚成蔚为大观的中华文明和文化体系,至今未断。

所以上下5000年是考古尚未有新发现时的文献,现在应更新为上下8000年更为精确,详情可参考中国考古学术结论。

没有矛盾,没有文字不代表没有文明,当然也不代表没有历史。

现在所说的“上下五千年”说法来源于清末,是从文献中的五帝开始计算,大概有四千多年。五千年是取整数,依据是太史公作《史记·五帝本纪》,一般被认为是文明的开始。当然,随着西方仅现代史学的进入,对于“历史”的范畴又有了争议,而且新带来了“文明”的概念。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概念都没有固定标准。所以我们按照文献来说五千年历史,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

具体来说,最严格的“文明”标准必须要有文字,如果这样算的话,我们文明就只有三千多年了;但是也有不同的标准,比如恩格斯以国家成立作为文明开始,而我们今天一般认为夏朝(或二里头遗址一期)是早期国家建立的开始,那么文明就有四千年了;当然,目前更多人认为良渚文化就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这样一来文明就有五千年了。据此说我们有五千年历史,当然也没有什么问题。

关于历史分期,西方又分成“史前史”和“历史”,后来又加入“原史”,所谓“原史”是在期间的一个过渡时期,指文献和考古并重,李学勤先生认为五帝夏商西周可以说是“原史时期”,据此说我们历史有五千年,也没有问题。

总之,说我国有五千年历史,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这种说辞的背后,体现的都是后殖民主义泛滥之下的文化自卑。

记得有个关于王安石的小故事,是这么说的——

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客徐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

说王安石晚年退休之后,穿得跟个普通老人一样去山上的寺庙玩,碰见了几个人谈论文学历史就过去听听。这几个人不知道是王安石,以为是个没文化的老头,就说:“你也认识字?”王安石没太在意,又听人问姓什么,王安石说:“安石姓王。”一帮人都吓懵了。

请注意,如果是一个自卑的人,作为一个饱学之士、国家前领导人,听到别人近乎侮辱性的“你也认识字?”,肯定是要炸毛的。王安石没有发怒,只是唯唯而已,反映出的是自己根本不在意这个,作为王安石这种段位的人,别人冒犯两句也无所谓。

相似的,中国有没有那么久的文明史,在强汉、盛唐这种时代,是不值一提的,就算没有又如何,我们还不是可知世界中最强大的?

现如今也是这样的,您觉得美国会在意自己的历史短吗?《国家宝藏》这样的电影里,二百多年的历史也能玩出厚重底蕴的感觉啊;而一个埃及人,见天儿跟你吹嘘我们国家金字塔很牛,历史悠久,您估计也不会高看他一眼不是么?

这个东西,就叫做文化自信。

法国大革命后欧洲文坛一系列的文学作品,都会写到一个特殊的群体,也就是失势的旧贵族们。他们有什么特点呢?极度敏感,特别看重自己的贵族身份。老舍《茶馆》中的老旗人松二爷,大清灭亡后自己快穷死了还要养着他的鸟儿。

所以咯,过度敏感,胸中气不平,大抵不碍别人什么事儿,而是因为自己不够强。

在五千年文明史上尤其如此,这就跟有个人说自己祖上是皇上,拿出族谱来见人就说,你看我祖上是皇上吧。万一有个人质疑您这族谱的真实程度,就马上暴跳如雷。祖上阔是皇上,和您现如今关系又有多大呢?

我们考古挖出了那么多东西,无论陶寺也好,二里头也好,都已经是初具规模的文明了,这些遗址是夏朝更好,现在无法证明是夏朝,难不成这一段就不算文明了?何必梗着脖子骂街呢?就算夏朝存在,黄帝炎帝都是真的,对现如今有多大实在意义上的帮助呢?夏朝不存在我们就丧失民族自信心了?如果真是那样,我觉得这个民族也太脆弱了点。

中国上下五千年,夏朝以前又是什么?

夏朝之前应该还存在一个虞朝,只不过目前还需要更多的材料来证明。根据我国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结果,确定了夏朝是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即距今4100年左右。

既然说中华上下五千年,那么夏朝的建立才距今4100年,那么在更早的一千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呢?距今5000年到4000年的历史,文字上没有任何朝代记载,通常被称为史前时代。

距今5000年到4000年的这段时间,在考古学上被称作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文明主要孕育于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在这些地方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晚期文明有龙山文化、良渚文化。

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已经属于原始社会中高度发达的文明,出现了宫殿、精美礼器以及贵族墓葬等,标志着它们已经开始由部落林立时代向城邦国家时代过渡。

其中龙山文化在当时广泛分布于山东、河南等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文化与夏朝所处年代紧密相承接。在中国古史传说里,唐尧虞舜在夏朝建立之前。汤药虞舜所处的时代,基本就是在龙山文化时期。

以济南为腹地的城子崖类型龙山文化大概就是有虞氏所创立,有虞氏是当时众多部落中较为强大的一支,与虞舜有关。下图为城子崖遗址:

有虞氏强大之后,就开始由部落向强大的城邦国家过渡。距今约4500年,进入有虞氏时代。根据古史传说,虞舜以上世系可考者,颛顼产穷蝉,穷蝉产敬康,敬康产句芒,句芒产蠕牛,蠕牛产瞽叟,瞽叟产重华,重华就是虞舜。

舜耕历山(在济南),受唐尧禅让,入主中原为虞帝。很多人可能会质疑,古史传说虚构成分很大。但在没有文字的时代,这些传说实际上就是人们口耳相传的历史,因此虞朝是很有可能存在的。

古史传说中的很多内容可信度相当高的,这在司马迁的《史记》里一次又一次被证明。以前有人质疑商朝的存在,但是《史记》中记载的商代世系与如今甲骨文中记载的商王世系基本吻合。所以我相信夏朝之前尧舜所处的城邦国家时代的风***,在不久的将来也将会被世人所知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五千年历史 夏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五千年历史 夏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