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历史孙权北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三国历史孙权北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诸葛亮北伐不怕孙权吗?
  2. 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为何四次北伐不能夺取合肥?
  3. 为什么孙权不趁关羽北伐时进攻曹魏呢?

诸葛亮北伐不怕孙权吗?

诸葛亮北伐时期确实不用害怕孙权。因为这时吴国与蜀汉已经再一次结成了同盟,而且是二帝并尊,两国之间经常同时攻打曹魏,甚至已经将曹魏消灭后如何分曹魏的土地都已经想好了。

三国历史孙权北伐-三国历史孙权北伐了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为何四次北伐不能夺取合肥?

孙权的立意是割据长江以南,但是并不能因此说孙权没有想法,他也想尽可能扩大自己的土地。所以,三国时期,不单诸葛亮搞了北伐,孙权也开展了多次北伐。孙权北伐多次是指向合肥的。为什么不能夺取合肥?原因大致在于:

一、孙权本人指挥能力不行。他指挥的战役大多以失败告终,而攻取合肥大多由他自己指挥。

三国历史孙权北伐-三国历史孙权北伐了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合肥并不容易攻取。合肥在淮河流域,周边以平原为主,夺取容易,守住也难。孙权夺不下来。就算夺下来了,也守不住,这在历史上有很多实例。

三、魏国实力远胜于吴国。孙权没有和魏国打大战,打持久战的综合实力,说穿了只是骚扰而已,不伤筋动骨。

三国历史孙权北伐-三国历史孙权北伐了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四、孙权也不是真正想大举北伐,他只是想配合一下诸葛亮的北伐,或者得一点实利而已。格局这么小就决定了他走不远。

四次北伐,屡战屡败,原因都不一样。

1.第一次是在赤壁之战时,对象是合肥,围了一个月一直攻不下来,赤壁之战后,曹操派人来救,孙权只好逃走。

2.第二次,曹操在汉中与刘备殊死搏斗,孙权带十万大军,镇守是张辽,乐进,李典,围攻十天,粮草不足,撤军时被张辽偷袭,大败而归。

3.第三次,孙权刚称帝,曹操的谋士满宠镇守合肥,孙权***装败军的诱敌之术,被满宠识破,无功而返。

4.第四次,为了配合诸葛亮北伐,孙权十万大军,粮草充足,有备而来,魏主曹叡亲自领军来援,孙权撤回。

第一次是因为合肥守城的将士顽强抵抗,孙权迟迟没有攻下,便想着自己亲自上阵,但是被某事拦下了,说不能逞能,然后听了某事地话,但城也没去攻。

曹操派大将张喜前来营救合肥,结果数月都没到合肥,蒋计就献计谎称有四万援军即将到合肥,派了3名信使,被孙权抓住了两名,得知有四万大军即将到来,于是孙权就撤退了

曹操知道孙权对合肥城很看重,于是亲自帅兵与之交战,谁知孙权知道曹操的兵不善水性,于是派自己的水兵出战,打的曹操是满地找牙,死兵无数。曹操觉得打不过孙权,这合肥城也顾不住了,于是就撤退了,留了七八千人的守城将士,但其中有一人,叫张辽,这人出城应战点名要和孙权一对一单挑,但是孙权派了大将与之抗衡,不料被张辽杀出一条血路,安全回到城内,这给守城的将士提了不少士气,再加上他们加固了城墙,大概坚持了十几天,孙权仍然没有取下合肥,当时兵中流行疫病,将士意志消沉,孙权无奈,再次下达撤军的命令。

为什么孙权不趁关羽北伐时进攻曹魏呢?

荆州,是插在东吴大门口的一把钢刀,进,可以直刺东吴的心脏,退,可以协助西蜀问鼎天下,北方曹操不习水战,东吴借助长江之险可保平安,所以荆州才是东吴的心腹大患,只有拨去荆州这把钢刀,归为己用,才是长治久安之策。

山野老人解读三国,让您明白两百个为什么?

为什么孙权不趁关羽北伐时进攻曹魏呢?

襄樊之战,开战之初,关羽处于优势,曹操震惊得想迁都,以缓解关羽军队进攻的压力。

如果孙权趁机进攻曹操,那么曹操将处于两面夹击的状态,其处境将极其危险。

但是孙权没有这样做。

孙权反而不顾孙刘联盟的约束,联手曹操,对付关羽,彻底打败了关羽。

孙权为什么反向操作呢?

山野老人以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从外部看,关羽对孙权的威胁更大。

赤壁之战后,刘备的势力发展很快,让孙权感受到了威胁。

孙权为了缓解这种威胁,巩固孙刘联盟,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

之后,刘备让关羽驻守荆州。

关羽驻守荆州,就如一只老虎蹲在孙权的家门口。

孙权为了笼络关羽,缓解关羽对孙吴的威胁,想为自己的儿子迎娶关羽女儿,以此巩固孙刘联盟,被关羽拒绝了。

关羽不但拒绝了孙权的请求,还肆意羞辱孙权。

孙权由此视荆州为眼中钉,只有拔掉荆州这根眼中钉,孙权的东吴才有安宁之日。

二,从内部看,吕蒙力主歼灭家门口的关羽。

赤壁之战前后,鲁肃在世。

鲁肃力主孙权联刘抗曹,孙权为了减轻北方曹操的威胁,***纳了鲁肃的建议。

鲁肃死后,吕蒙接替鲁肃,担纲接替军队主帅。

如果说鲁肃对刘备相对温和,那么吕蒙对刘备就强硬很多。

吕蒙对刘备、关羽等的认识也相对清醒。

第一,吕蒙认为刘备、关羽之流不讲信用,过分相信这些人会给孙吴造成损失。

第二,吕蒙认为,荆州应该及早收回。

吕蒙的理由是一旦孙权与他们这些人不在了,要收回荆州几乎不可能。

第三,吕蒙认为,关羽自负,这样的人好对付,收回荆州有把握。

第四,关羽发动襄樊之战,荆州兵力空虚,是收回荆州的天赐良机。

三,从发展看,孙权企图维护三国鼎立的局面。

从地理位置看,孙吴夹在刘备的蜀汉与曹魏之间,为了生存,三国鼎立的局面对孙吴最有利。

襄樊之战前,刘备已经占领益州和汉中,势力强盛,对孙吴威胁很大。

赤壁之战,为了对付曹操,双方结成了孙刘联盟。

现在这个孙刘联盟已经名存实亡,而且孙刘联盟对孙权来说也是暂时的。

现在局势发生了变化,三方势力也发生了变化,如果联手刘备,对付曹操,一旦曹操消灭以后,孙权就面临来自刘备的威胁。

为了缓解刘备对孙吴产生的威胁,孙权认为应该联手曹操,对付刘备,削弱刘备势力,保持三国势力相对平衡。

综上所述,孙权不趁关羽北伐时进攻曹操,有两个目的。

第一,从内部讲,趁机收回荆州。

第二,从外部讲,挫伤刘备发展势头,缓和与北方曹操的关系,以此维护三国鼎立的局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历史孙权北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历史孙权北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