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历史是怎么来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夏朝历史是怎么来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夏商西周建立的背景?
  2. 夏朝历史是如何考证的?

夏商西周建立的背景?

夏商的政治制度夏启开创“家天下”的制度(王位世袭制)

夏朝历史是怎么来的-夏朝是怎么来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世袭制”就是古代皇帝下台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儿子.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有“家长”的传承,诸侯国的传承,具有极强的封建性.

商代实行宗法制

夏朝历史是怎么来的-夏朝是怎么来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但作为一种维系贵族间关系的完整制度的形成和出现,则是周朝的事情. 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制度.

积极①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祖国统一大业有促进作用

夏朝历史是怎么来的-夏朝是怎么来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消极

过分强调宗族、宗法观念,人为划分远近亲疏,又束缚了人的自主发展

分封制

含义: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目的: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小宗:次子、庶子的后裔.大宗率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作用: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夏朝历史是如何考证的?

首先,中国有比较完善系统的夏朝历史记载。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已经开始出现了系统的的史书,如《尚书》、《国语》、《春秋》、《竹书纪年》等,到了西汉,司马迁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写下了《史记》。《史记》分别有《夏本纪》、《殷本纪》和《周本纪》来记载三代的历史,而且王位世系记载十分的清晰。在殷墟遗址发现之前,西方人同样怀疑商朝的存在。1928年的殷墟考古震惊了全世界,根据殷墟遗址的甲骨文中记载的商代诸王世系来看,《史记》的记载基本正确,只是将先商(商朝建立之前)的个别祖先的顺序记载错误。这说明了《史记》记载的王位世系基本是可信的。

其次,根据甲骨文发展的情况来看,夏朝也是存在的。甲骨文自1899年以来,已经出土了15万片以上,其数量相当可观。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甲骨文单字达4500多,释读成功的有2500多个。甲骨文已经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借”的造字方法。这些现象都足以证明甲骨文是一种发展比较成熟的文字。

第三,虽然现今中国尚未发现夏朝的都城遗址,但是已经发现了一些和夏朝同时期的青铜遗址或者和夏朝有关的遗址。如河南洛阳发现的二里头遗址,总面积为3.75平方公里,出土了少量的小型青铜器,以及大量的陶器。而二里头遗址存在的时间大约在前1750年到前1500,大约是夏朝后期的一个遗址,一直延续到了商朝前期。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夏朝后期的国王都居住在斟寻,“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国语》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说明斟寻位于洛阳一带。而斟寻氏是夏朝的分封国之一。这说明,二里头遗址极有可能是夏朝的斟寻氏遗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历史是怎么来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历史是怎么来的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