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明朝乌石历史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乌石古镇图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雷州乌石蜈蚣舞历史渊源

1、位于雷州半岛西海岸的乌石港,源于明朝洪武年间,即1368年至1398年间。这段历史时期,乌石港常受风灾和潮患困扰,当地居民生活困苦。据说古时,港口曾因瘟疫陷入萧条,中秋之际,人们为了驱逐疾病,自发组织了一场独特的仪式。

明朝乌石历史-乌石古镇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在广东雷州市乌石港,流传着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名为蜈蚣舞。它源于明代中期,拥有超过500年的文化积淀,是当地先民们创造的一种具有深厚民俗意义的舞蹈,旨在祛邪消灾,祈求生活的安康与福祉。据古老的传说,乌石港曾遭受过瘟疫的侵袭,渔村一度陷入困境。

3、在每年农历八月十十六的夜晚,雷州乌石港区的居民都会举行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活动——蜈蚣舞,以此仪式驱赶邪气,祈求一年的平安。乌石港作为疍家人的聚居地,蜈蚣舞承载着丰富的疍家文化内涵,它源自农耕与海洋文化的交融,是研究疍家文化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窗口。

明朝乌石历史-乌石古镇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据说古时雷州乌石地区台风肆虐、鼠疫流行、哀鸿遍野。行义之人相聚商讨,见百足之虫,有攻毒散结、祛风治病之效,且夜间出行,肉食鼠类;别名天龙,坐镇安府,乃瑞祥之物也。故仿蜈蚣爬行为舞。时逢中秋,精选壮丁,百人结队,为民驱魔。

5、雷州乌石蜈蚣舞是一种独特且壮观的民间表演,其核心道具是用竹、藤、布、丝绸精心制作的蜈蚣模型,装饰华丽,内部设有特制灯烛,为舞蹈增添神秘色彩。这个庞大的舞蹈团队大约有上百人,他们共同参与这一中秋夜的传统习俗。

明朝乌石历史-乌石古镇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乌石镇的历史沿革

据《曲江县志》记载,乌石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十一年(1673年),由杨梅迁至此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年3月6日合并大坑口镇,乌石镇***驻地不变。座落镇内的月华寺相传是在南北朝时期由天竺僧智药创建,是招提朗法师演法之地,该寺靠近北江之滨,是一座长约50米、宽约20米的三层古式建筑,有“三宝殿”、“祖师殿”等殿堂。

乌石港成港于明朝洪武年间,因海边布满巨石,乌黑发亮,形状各异,故得“乌石”之名。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历史悠久,人文环境独特,民风淳朴,物产富饶。

然而,这次行政区划调整也涉及到了原曲江县部分镇的归属变化。花坪镇、犁市镇被划归韶关市浈江区,重阳镇、龙归镇和江湾镇划归韶关市武江区,黄坑镇、周田镇和大桥镇则归属仁化县。这些变动对曲江区的历史沿革产生了深远影响,标志着曲江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截至2005年5月底,韶关市辖3个市辖区、5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8个街道、101个镇、1个民族乡。历史沿革 现韶关市境内地区,春秋属荆州、扬州,战国为楚国南疆,秦属南海郡地,汉初为南越北境。公元前111年设曲江县,包括现韶关市大部分地区,县治在今市区。

乌石古代叫什么

1、中国古代十大毒药:断肠草,鸩毒,乌头,砒霜,鹤顶红,见血封喉,马钱子,夹竹桃,曼陀罗,金刚石。

2、再之后就是乌头,含有多种生物碱,所以也经常有中国最毒毒药”之一;砒石,又叫信石,将砒石制作成为白色粉末,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砒霜了,砒霜之毒性。大家应该是有所耳闻的。中国十大毒药排名后五位的分别是金刚石,见血封喉,夹竹桃,鹤顶红,番木鳖。

3、乌石,一种深受欢迎的黑色石头,以其独特的美学和实用价值在建筑与文化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它的外观和质地因成分和地质条件的差异而呈现出多样的形态,可能源自火山岩、花岗岩或片麻岩等不同岩石类型。

关于明朝乌石历史和乌石古镇图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