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的天文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夏朝的天文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国天文历法起源?
我国天文历法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古代文化时期。中国古代观测星象,制定天文历法始于夏朝和商朝,而最早实行天文历法的历史记录可以追溯到周朝。
《周礼》中有一篇祭祀之典的文章《春官掌火》中提到了“六十干支,二百五十岁,十二辰,三六五日”的占卜术语,这表明在西周时期,六十干支、十二地支、三百六十五天的年历已经开始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文学的研究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创了新月计算、黄赤交角计算、朔望、日食月食等技术。
汉代之后,我国天文学经历了一段黄昏时期,直到唐代中期才恢复发展。唐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大衍历》中,首次使用了“角分”和“秒”这两个概念,同时纪元从汉武帝的“太初历”重新开始,历法体系也逐渐完善。自此以后,我国历法不断完善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历”,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秦时期,①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即指哈雷彗星,这一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②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19年7闰的原则,这比西方造160年。
③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其中有丰富的天文记载,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天文的认识。
夏商周时代的主要医学成就?
天文:
夏:古书记载的最早日食记录
商:甲骨文中所记载的日、月食经证实都很可靠,尤其重要的是,卜辞中还有世界最早的新星观测记录
周:公元前776年,中国《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蚀之……」,是世界最早的可靠的日食记事
历法:
夏:现在汉族文化用的阴历最早的源头及来自夏历。《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一部具有丰富物候知识的著作。其***有463字,按一年12个月分别记载了物候、气象、天象、和重要政事,主要是有关生产的农耕、蚕桑、养马以及***集、渔猎等活动。
商:商代的历法是目前已知较为完整的最早的历法,***阴阳合历知日、月蚀。此历法以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为一年,并配合天干地支,用数字记年月,干支记日,并懂置闰。
医学:
商:甲骨文记载的疾病约有二十多种,其中大多是按照人体的体表部位来区分的。根据对甲骨文的研究,发现商朝已出现***、***、接骨、拔牙以及药物治疗等治病方法,还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牙病记录。
周:周朝已经有了医学分科,如内科、外科、营养保健和兽医等。
夏朝从前2049开始的根据是什么?
根据很多,三言两语说不完!首先竹书纪年,讲得明白,而且不止一次,说禹元年壬子,颁夏历于邦国!虽然又说夏471年,但是如果“工程”的责任人稍有一点责任心,对后面的的干支纪年进行验算一下,便知所谓471年是己被人误改,而应如傍证《帝王世纪》,《易纬,稽览图》等,夏为431年!
我不认为夏朝从前2049开始,如果以王国维的双重证据法,再加上天文考古,我推算的是前1953到前1518,与考古文化吻合,即夏朝全部在龙山文化之后,到二里头四期结束。可分三段,王城岗,新砦,二里头
夏朝(约前2049-前1600)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的天文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的天文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