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的潍坊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夏朝的潍坊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潍坊起源于哪个朝代,历史有多久?
点击上方关注,关注二哥!带你吃带你玩带你耍!
起源于夏商时代
夏商时代是中国先秦时期夏、商两代的文学,是中国脱离原始社会的具体时期,建立第一个奴隶制王超夏朝开始到商朝结束的这一段时间。已经有着7000多年的历史了。夏商文学尚未从当时浑沌一体的文化形态中分离出来,文学的特征与这时特殊的文化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字产生以后即夏商时代,中国文学才脱离了传说时期。夏商时代甲骨文和金文的产生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意义,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出现了一些较长的钟鼎铭文,这表明具有文学因素的文本出现了。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当推《尚书》。《尚书》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你好,潍坊是个地级市,如果抛开辖区各县市的历史,单说潍坊市区的话,它的历史相对较短。
潍坊古称潍州、潍县。直到汉代才出现土城雏形。在此之前,是围绕交通要道形成的集散型市场。直到隋朝,才出现潍州的称呼。
但潍坊辖区内的诸多古城历史悠久,如青州市,是古***之一,夏朝就已经是重要城市,历代均为政治要郡,女词人李清照故乡。诸城市,夏朝时为诸国,历代名人辈出,宋代为密州所在地,辖大半个山东半岛,苏东坡任太守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老夫聊发少年狂”等诗词均出自这里。寒亭区,夏朝时为寒国,国君韩浞,就是杀后后羿的那位。安丘市黄旗埠镇,春秋时为杞国都城。这个悲催的国家历经1500多年,被列强凌压,屡次迁徙,最后的262年时间在黄旗埠度过。等等。
以夏为国号的***有几个?发展历史是什么样的?
中国人号称华夏民族,“夏”字最早出现在《尚书 舜典》中。汉代大儒孔安国解释说:“夏,华夏也。”;唐代经学家孔颖达注解说:“夏训大也,中国有文章光华礼仪之大。”可见,“夏”是一个富有吉祥寓意的字。所以,在我国五千年浩瀚文明史上,不乏以夏字作为国号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就叫夏朝。夏朝的国君为姒姓,相传是夏后氏部落领袖大禹之子启所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先后建都阳城(今河南登封东)、斟鄩(今河南登封西北)、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等地,其极盛时的势力范围包括现在河南省大部、河北省和山西省南部、山东省西部地区。夏朝从启到桀,共传十三代,前后有十六位君王,夏朝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之间,历时约500年。夏朝是中国古代社会形态从原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国家转变的产物,它给后世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就是产生了夏历。夏历以正月为一年之首,又称“夏正”,这一由农耕文明产生的古老历法一直沿用至今。
东晋十六国时期,在广袤的陕北黄土高原上出现过一个以“夏”字为国号的少数民族***,这就是大夏国。公元407年,匈奴人赫连勃勃自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夏,建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东北)。此时东晋权臣刘裕攻灭陕西关中地区的羌人***后秦,留第三子刘义真镇守长安。公元418年,赫连勃勃率大军从陕北高原南下,一举夺取长安,随后即位称帝,建立大夏***,史称“赫连夏”。大夏国极盛时期占有今陕西北部和内蒙古河套地区,公元431年为吐谷浑所灭。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公元618年,河北农民起义军首领窦建德在乐寿(今河北献县)称帝,建国号为夏,年号五凤。次年,窦建德迁都洺州(今河北永年),据有河北大部分郡县。设置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侍中、纳言等官职。公元621年,窦建德割据势力被李世民所灭。
公元十一世纪,河西走廊活跃着一支党项拓跋氏族人,在帮助中原王朝平定内乱以后,逐渐占据了夏、银、绥、宥四州之地,其首领被中原王朝封为夏州定难军节度使,简称西夏。公元1032年,元昊嗣夏王位,并于1038年正式称帝。建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最盛时辖有二十二州,包括今宁夏、陕北、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内蒙古一部分地区,先后和辽、金、宋、蒙古鼎峙。西夏居民有党项、汉、藏、回鹘等族,从事农牧业。盛产青白盐、织氊毯、枸杞。与宋朝的经济文化联系极为密切,茶马盐铁交易频繁。西夏的部分政治制度仿照宋朝,制定了自己的文字、法律和典章制度。为争夺地盘,多次与宋、辽、金发生战争。公元1227年为蒙古所灭,共历十帝,凡一百九十年。
历史上以夏为国号的:
1, 夏(约前2100年-约前1600年)
由大禹的儿子启建立的,是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也就是“家天下”,存在了将近500年。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启是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颛顼的后代,属于黄帝的后裔(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从此以后,我国古代就称为“华夏”。
2、胡夏(407年-431年)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北方由五个古代少数民族建立了十六的***,史称“五胡十六国”。其中由匈奴族铁弗部人赫连勃勃建立的***也以“夏”为国号,称为“胡夏”或“赫连夏”。国都统万城,也是十六国时期最后出现的一个***。胡夏从赫连勃勃公元407年称天王大单于算起,到431年北魏的属国吐谷浑俘赫连定止,仅存在了短短的25年。
3、大夏(618年-621年)(窦夏)
窦夏***是唐高祖时期窦建德在乐寿建立的一个地方***,年号五凤。公元621年二月,李世民在虎牢关之战中击败了窦建德,窦夏***就此灭亡。
4、西夏(1038年—1227年)
宋朝时期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开国皇帝李元昊,历十帝,享国189年。公元881年,拓跋思恭占据夏州,封定难节度使、夏国公,世代割据相袭。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为该***的地理位置在西方,因此称宋朝人称为“西夏”。
5、明夏(1363年-1371年)
元朝末年割据***,开国皇帝明玉珍,历两帝,享国8年。元朝末年,反抗元朝的红巾军分为东西两个派系,其中明玉珍属于西系。公元1352年,明玉珍加入红巾军,被徐寿辉任命为统军元帅,后升任为统兵都元帅。公元1357年,明玉珍奉命西征,打下了夔、万,进兵重庆,拜陇蜀四川行省参政。公元1363年,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国号大夏,改元天统。公元1366年,明玉珍病逝,其子***年幼继位。公元1371年,朱元璋派兵取蜀,***奉表降,自此夏亡。
第一、大禹的夏朝
由大禹的儿子启所建立的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第二、胡夏
胡夏由南匈奴铁弗部族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国都统万城,也是十六国时期最后出现的一个***。胡夏从赫连勃勃公元407年称天王大单于算起,到431年北魏的属国吐谷浑俘赫连定止,仅存在了短短的25年。
第三、窦夏
窦夏***是唐高祖时期窦建德在乐寿建立的一个地方***,年号五凤。公元621年二月,李世民在虎牢关之战中击败了窦建德,窦夏***就此灭亡。
第四、西夏
西夏是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公元881年,拓跋思恭占据夏州,封定难节度使、夏国公,世代割据相袭。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为该***的地理位置在西方,因此称宋朝人称为“西夏”。
第五、明玉珍的夏国
元朝末年,反抗元朝的红巾军分为东西两个派系,其中明玉珍属于西系。公元1352年,明玉珍加入红巾军,被徐寿辉任命为统军元帅,后升任为统兵都元帅。公元1357年,明玉珍奉命西征,打下了夔、万,进兵重庆,拜陇蜀四川行省参政。公元1363年,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国号大夏,改元天统。公元1366年,明玉珍病逝,其子***年幼继位。公元1371年,朱元璋派兵取蜀,***奉表降,自此夏亡。
历史上以夏为国号的***共有五个。
第一、大禹的儿子夏启建立的夏朝
由大禹的儿子启所建立的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第二、胡夏
胡夏由南匈奴铁弗部族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国都统万城(在今天的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也是北朝十六国最后出现的一个***。胡夏从赫连勃勃公元407年称天王大单于算起,到431年北魏的属国吐谷浑俘赫连定止,仅存在了短短的25年。
第三、窦夏
窦夏***是隋末唐初时期,窦建德在乐寿建立的一个地方***,年号五凤。公元621年二月,李世民在虎牢关之战中击败了窦建德,窦夏***就此灭亡。
第四、西夏
西夏是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公元881年,拓拔鲜卑人拓跋思恭占据夏州,封定难节度使、夏国公,世代割据相袭。公元1038年,他的后代李元昊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因为该***的地理位置在西方,宋朝人称为“西夏”。
第五、明玉珍的夏国
元朝末年,反抗元朝的红巾军分为东西两个派系,其中明玉珍属于西系。公元1352年,明玉珍加入红巾军,被徐寿辉任命为统军元帅,后升任为统兵都元帅。公元1357年,明玉珍奉命西征,打下了夔州、万州,进兵重庆,拜陇蜀四川行省参政。公元1363年,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国号大夏,改元天统。公元1366年,明玉珍病逝,其子***年幼继位。公元1371年,朱元璋派兵取蜀,***奉表降,自此夏亡。
启建立夏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407年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国号“大夏”。 618年,窦建德定都于乐寿,国号大夏。 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1363年,明玉珍在在重庆称皇帝,国号“大夏”。
(约前2100年-约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开国君主禹,姓姒,历17位君主,享国约500年。约公元前2100年,禹以多个部落联盟的形式建立国家,夏王朝由此建立,后禹传位其子启,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变为世袭制,启致力于开疆拓土,使夏王朝强盛,后其子太康继位,荒废政事,导致后羿专政,后其弟中康继位,想夺回大权,但被后羿击败,中康之子相继位,为后羿所驱逐,后羿自己登上王位,后来寒浞杀掉后羿,由自己继位,相之子少康争取各方势力支持,灭了寒浞,登上王位,夏王朝复国,并励精图治,史称“少康中兴”,后其子予和其孙槐继位,励精图治,使夏王朝达到鼎盛时期,后面继位的芒,泄,不降,扃,廑皆是守成,有作为的好皇帝,后孔甲继位,***无度,残暴不仁,夏王朝开始衰落
夏朝以前会不会不在中国境内?
的确不在河西走廊以东的中原。古代的中国人其实对“夏”这个地理方位有明确的认识,就是西北方。周人自称是夏人后裔,他们本身也是西北迁移过来的少数民族,包括大禹就有来自四川的传说。夏被灭后,大部分的族人也是忘西北迁走,所以夏的方位应该在西北方,因此在中原找不到夏人的遗迹。春秋战国时候,诸夏已经指的是西北西南的少数民族,孔子洋洋得意的“涉流沙,阀大夏”,就是很明白的表明那个时代不认为华夏是同一个民族:“微管仲,吾披发右衽也”,中原是华族,西北少数民族是夏族,所以那时候“华夏”是个人群的范围概念,也是作为超过中原的一个地理范围的概念。
那么夏到底在哪里?很可能是在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西北部、伊朗山区那个范围,那个地区也是最早的文明发源地,这也和夏人有诸多白种人特征符合。
夏始祖为舜时功臣。谱系也黄帝后裔,这点不必怀疑。如果外来,则不论文献或传说,都不会混乱如此。中国历史传承不断,不会乱认祖宗。岳石文化在平度首现,应结合大汶口、二里头系统研究。夏都不会固定一地,"有后无后"400多年,其都城自后羿至少康很可能随后羿、寒浞代夏移至山东。历史上一直有河南、山东二说,当是指不同时期而致。斟寻、斟灌、寒国、浇过等均在今潍坊、烟台境内。这段时间为夏民代政阶段,几十年而已。其余当在河南等处。
推测夏遗址应该先从断代内寻找,我等非考古专业发点看法,也应遵循此原则,千万不要无原则争议、漫骂,何必伤感情,结论还待专业机构定,我等只不过闲扯解闷而已。历史一些悬案,往往拖上百年千年才有答案。听说曹操墓己确定,此乃"否定之否定"也?
首先弄清概念!
夏朝,历史时代从原始社会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再到炎黄,尧舜禹夏商周,,,那么就是有夏朝了!
再说中国,最早指中原地带的封建王朝,后来泛指所有的在华夏土地上所存在过的王朝也好国家也罢统称中国!
个人认为中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不知道问的是哪个?
不过在广义上讲而且大众所认可的还是夏朝属于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由于能明确夏朝具体存在的考古发现几乎没有,有也是推测的成分居多,所以对于存在于历史典籍当中的夏朝,有人表示怀疑,就是所谓的疑古派。对于只存在于历史典籍中的关于夏朝以及更早的上古时代的记载,缺乏考古实物证明,而对这些记载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至于相信夏朝的存在但由于没有确切的考古发现,而由此产生夏朝以前不在中国境内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的潍坊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的潍坊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