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上真实的隋朝支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上真实的隋朝支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隋唐演义里宇文成都死在谁手里?
  2. 罗成扬州夺状元杀了多少战将?十八路反王逃出扬州城了吗?是如何逃出的呢?

隋唐演义里宇文成都死在谁手里?

在隋唐演义里边,宇文成都死于李元霸的锤下。  宇文成都:***《说唐》《忠义响马传》《兴唐传》中人物,隋朝大将,为大隋丞相宇文化及之子。被隋炀帝封为无敌大将军。号称天宝大将,是大隋王朝的支柱。被称为隋唐第二条好汉。武力仅有李元霸一人能及,力大无穷,威猛罕匹。身长一丈,腰大数围,金面长须,虎目浓眉,使一柄凤翅鎏金镗,重三百二十斤”,传说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转世。与瓦岗寨英雄为敌,最终在扬州被李元霸所杀。  隋唐演义:《隋唐演义》是清代长篇历史演义***,全书共一百回,六十六万五千字。是一部具有英雄***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以隋朝末年农民起义为故事背景,讲述隋朝覆灭与***建立的一段历史演义。《隋唐演义》既是中国古代一部白话***,也是一部演绎历史风云、歌颂***英雄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从隋朝末年开始,因隋炀帝***无道,陷害忠良,以致朝纲不振,民不聊生,致使天下大乱,群雄揭竿而起;以瓦岗寨众英雄为首的各路起义军,匡扶正义,反抗暴政,推翻了隋朝统治,直到唐王朝建立、李世民称帝这一时期的***故事,再现了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历史年代。

历史上真实的隋朝支柱-隋朝最后的支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罗成扬州夺状元杀了多少战将?十八路反王逃出扬州城了吗?是如何逃出的呢?

罗成夺状元、反王逃扬州是《说唐全传》中的桥段,具体来说,出自第四十回,回目名《罗成力抢状元魁,阔海压死千金闸》。武状元之争中,死于罗成枪下者,共42人;另加救秦叔宝杀一人,逃亡途中杀一人,共44人。因为罗成的无人可挡,十八路反王安然逃出扬州,无一损伤。至于如何逃出,那就要说到雄阔海独举千金闸的经典桥段。

历史上真实的隋朝支柱-隋朝最后的支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天下英雄莫能当!

罗成人称“冷面寒枪俏罗成”,在隋唐英雄中,是第七条好汉,这直接注定了他的无双战力。

历史上真实的隋朝支柱-隋朝最后的支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时天下好汉之中,武艺排在罗成之前的,不过六人而已。前二是李元霸和宇文成都,两人都不在。第三裴元庆已死,第四雄阔海没来,第五伍元召死于高丽国大将左雄之手,第六伍天锡已死于李元霸之手。

所以,武状元之争中,罗成虽然是第七,实际却是在场诸人中当之无愧的武功第一。

须知在评书演义中,排位是雷打不动的,从来不会出现什么发挥失常、感冒生病之事,排名高一位就是天,低一位就是蝼蚁,李元霸是第一条好汉,所以在他之后的都是蝼蚁;宇文成都是第二条好汉,所以在他之后的都是垃圾;罗成是第七条好汉,所以在他之后的全是卢瑟。

这直接造成一个情况,大隋末年的最后一场武状元考试,实际却成了罗成一个人的秀场。秦叔宝被楚国大将金德明暗算,眼看不敌,罗成作表弟的,义不容辞得去救援,仅仅一枪,就干掉了金德明。这是死在他手上的第一人。

∆罗成刺死金德明

然后罗成老虎发威,大杀全场,连挑四十二人

夺了武状元盔甲袍带,罗成成了大隋朝最后一任武状元,好不威风。

然而这实则都是靠山王杨林和隋殇帝杨广的阴谋,其目换是要廓清天下,尽灭不臣之子:

这个计策,意思要众反王到来,使他先自相杀一阵,伤残一半。教场里先埋下西瓜火炮,俱用竹筒引着药线,待演武后,点着药线,放起大炮,又打死他大半。其余逃脱的,在扬州城上放下千斤闸,把他们再闸死一半。再有逃脱的,杨林自与一个继子,叫做殷岳,也有十分本事,同领一支兵,埋伏在龙鳞山,拦住剿杀。

∆连挑42将下马


二,顶天立地一儿郎!

杨林虽然定下计来,然而报讯却仍然用的最老套的“放炮三声”的桥段。哪知道引线打湿,***没响。众人发现这事有些不对劲,发一声喊,一齐杀出城去。

刚奔到城门口,忽听又是一声炮响,城上放下千斤闸来。

适逢第四条好汉雄阔海急匆匆赶到。

∆雄阔海之死

雄氏阔海,号紫面天王,两臂有万斤之力,曾经双拳齐出,打死两只老虎。

这是一个外表粗豪、内心火热的好汉子。他见千斤闸掉下来,想也不想,飞身下马,托住巨石。

众反王蜂拥出城。

从雄阔海托住巨闸,到众人乱哄哄、急慌慌出城,这个过程最快也得半小时。

半小时说长不长,说短也绝对不短,尤其对全神贯注、精气神汇于一身、不敢稍息的雄阔海来说。

但老雄却绝不懈怠,也不敢放松,直到看到反王全部出城,才劲力稍泄。

然而此时又有成百上千的隋兵狠命把千斤闸往下推,雄阔海狂奔了一日一夜,他是从相州赶到扬州。相州治所在今安阳,扬州治所在今南京,我这里有一张图,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两地有多远。

“肚子饥饿,身子已乏”,即使想放下也是不可能的了,当场头晕眼花,手一松劲,千斤闸便如泰山压顶,又如以巨石而击微卵,扑的一声,压为肉浆。

雄阔海以凡人肉身,独抗千斤巨闸,壮哉!

他本可以独善其身,却虽万千人而吾往,伟哉!

救出众英雄,可谓善莫大焉。顶天立地一儿郎,令人神往又复神伤!


三,何处再觅靠山王?

由我以上引文可知:

杨林所定之计,实是连环计,而这连环计的最后一环,是他亲自上阵,扫荡残余。

杨林,隋唐第八条好汉,杨广叔父,本朝开国九老之一,功勋赫赫,“靠山”封之。

时年靠山王57岁,已是垂垂老矣。然而天下大乱,兼为宗室,竟是不肯独善其身,欲以独木而支大厦、以一夫而击千万。他的算计,竟是将自己也算计了进去,真可说一点丹心为国,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

无毒不丈夫。

杨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真正的大丈夫!

∆靠山王之死

然而世事并不以某人一腔忠勇、天日可鉴为转移。

还是那句话,圣人之下皆蝼蚁,罗成枪下尽炮灰!

龙麟山下。

杨林来了。

杨林死了。

是为罗成扬州夺状元,所杀第44人!


率意谈噱,靡所不包。欢迎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真实的隋朝支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真实的隋朝支柱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