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唐演义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隋唐演义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隋唐英雄传,隋唐演义哪个好看,更历史些?
- 一个和历史,戏曲都有关的。请看过隋唐演义和戏曲名段对花枪的好心人们,进来帮个忙?
- 适合10岁孩子看的历史书?
- 隋唐演义59集左右,杨广交给一个叫刘世文的秀才让他以后继续修运河没完成的桥梁。这个事有历史原型么?
- 隋唐演义萧皇后被杀符合历史吗?
- 《隋唐演义》中哪些英雄有历史原型?演义和历史有什么不同?
隋唐英雄传,隋唐演义哪个好看,更历史些?
是是是,必须是。历史上李世民是个铁面虬髯的威武大汉,自嘲胡子能挂弓,一摆个自以为威严的表情,都让大臣们害怕的主。
大概这么个画风:
最起码也是这样的:
(马跃这个版本的李世民如果胡子再长点多点就对劲了)
各种电视剧里头,李世民却基本都用白面书生来扮演。
《隋唐英雄传》
《隋唐演义》
《开创盛世》(这个版本的隋炀帝形象倒是非常对劲,才干很高,但是不在乎百姓,而且刚愎自用听不进去真话。也我见过的,唯一一个,正确的描述了,宇文化及到底是什么身份的。因为这个不是根据评书或者***拍的)
这不是标准的,字面意义上
洗白
的吗?还真有人以为李建成李元吉是什么好鸟么?不是你玩完就是我玩完,大家都一样……
话说李元吉和电视剧里长的也不一样。李元吉的长相历史上没有直接描述,但是说了:他妈妈见他太丑了,不想要,直接扔出去了……
一个和历史,戏曲都有关的。请看过隋唐演义和戏曲名段对花枪的好心人们,进来帮个忙?
传统评书《兴唐传》说,罗艺的枪法学自其妻姜桂枝,而姜氏是三国名将姜维的后人,枪法乃是祖传。
罗家枪是山寨版姜家枪,其实就是姜家枪中最基础的“五钩神飞枪”,缺少高级的“亮银八宝子母鸳鸯五分枪”和“枪母子”。适合10岁孩子看的历史书?
首先,《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等系列书籍。像《吴姐姐》系列十五册,以青少年为阅读对象,上起远古,终止明代,选取了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的人和事,以信史为凭,却是读来全无困难的故事体例,通读一遍,即可对整个中国通史有一个全貌的认识。
隋唐演义59集左右,杨广交给一个叫刘世文的秀才让他以后继续修运河没完成的桥梁。这个事有历史原型么?
应该是没有这件事情的,电视剧中因为剧情的需要或者是使人物的状态更加饱满,一般都会增加一些虚构的人物,比如这里的“刘世文”,这样能使这部《隋唐英雄》中要表现的杨广更不同意别的电视剧版本。(个人感觉)
隋唐演义萧皇后被杀符合历史吗?
当然不符合历史啊!历史上的萧皇后可是***人物啊!其有六位帝皇玩之美称!先后跟过六位帝皇。按顺序分别是隋炀帝杨广,宇文化及,窦建德,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和唐太宗李世民。她是在贞观年间去世的,而且是病死的。不是被杀的,隋唐演义是***,跟历史差的太多了,不要当真。
《隋唐演义》中哪些英雄有历史原型?演义和历史有什么不同?
《隋唐演义》是明末清初文学家褚人获创作的一部具有英雄***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长篇章回体***,共二十卷,一百回。***主要描写了在隋末唐初那一个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乱世,众英雄好汉们同心协力,反抗隋炀帝暴政,推翻隋朝建立唐朝的故事。
《隋唐演义》中绝大多数英雄好汉都有历史原型,他们历史上的形象和演义中描绘的并不一样,而大多数人受演义的影响,认为这些英雄人物在历史上就是演义中描绘的样子,这种认识明显是误读。那么这些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真实的样子是什么,和《隋唐演义》中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选择几个《隋唐演义》中大家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具体的比较说明一下。
第一条好汉李元霸
李元霸是《隋唐演义》中排名第一的好汉,手持一对擂鼓瓮金锤,胯下骑一匹万里烟云罩,金锤换银锤,三锤击走裴元庆,力劈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历史上并没有李元霸这个人,他的形象来源于李渊的第三个儿子李玄霸,李玄霸16岁就青春早逝,他既没有演义中李元霸那么无敌的武功,也没参与唐朝的建立,所以演义中李元霸的英雄形象和历史上真实的形象并不符合。
第七条好汉玉面罗成
罗成在《隋唐演义》中的形象不但是“高帅富”,而且武艺超群、心狠手辣,傲娇起来目空一切。但历史上并没有罗成这个人,他的事迹大多数是参照罗士信。据《新唐书•忠义传•罗士信》记载,罗士信和裴仁基刚开始是跟随李密,后来李密败亡,又归降王世充,一段时间后,发现王世充气量狭窄、阴险毒辣不是做大事的人,于是又投靠了李渊,被任命为兵马总管,后来讨伐刘黑闼,大战洛水城,不料天降大雪,迷失了方向,被刘黑闼包围,孤军奋战,最终被乱箭射死,死时年仅28岁。另外明代褚圣麟的《***秦王词话》中有一段介绍:“吾乃姓罗名成,字士信。”京剧中《罗成叫关》中有一段相似的唱词:“黑夜里闷坏了罗士信,西北风吹得我透甲寒”。这些都印证了罗成的形象就是罗士信。
第八条好汉靠山王杨林
杨林在《隋唐演义》中排名第八,是隋炀帝的叔叔,手中一对囚龙棒,打下隋朝半壁江山,因功封为靠山王,天下兵马大元帅,后来与瓦岗军作战被罗成杀死。杨林的历史原型是隋文帝杨坚的弟弟杨爽。历史上的杨爽长得英俊潇洒、仪表堂堂,而且文武全才,曾是隋文帝的得力助手,只可惜年仅25岁就英年早逝,和演义中那个威武的老将靠山王杨林,一心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形象大相径庭。
粉面驸马柴绍
柴绍在《隋唐演义》中是李渊的女婿,平阳公主的丈夫,一直辅佐秦王李世民,是一个文弱的形象。然而,历史上的柴绍却是将门之后,据《新唐书•柴绍列传》记载,柴绍少年时便“矫健有勇力”,成为李渊女婿后,一直跟随李渊冲锋陷阵,立下汗马功劳,是***开国功臣,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贞观三年,柴绍随李靖消灭东突厥,立下大功。贞观七年,唐太宗封柴绍镇军大将军,右骁卫大将军,封谯国公。贞观十二年,柴绍身患重病,太宗亲自探视,不久后病故。
白袍大将苏定方
苏定方在《隋唐演义》中身穿白袍,武艺高强,却是个阴险狡诈的人物,他曾设计陷害罗艺父子,引诱罗成深陷沼泽后,乱箭射死罗成,兵败后又投降唐朝,最终被罗家后人所杀。但据《新唐书》记载,苏定方年轻时便行侠仗义,经常跟随父亲保护乡民,追杀贼寇,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后来追随李世民四处征战,李世民登基后被封为折冲将军,跟随***名将李靖和程知节南征北战,战功赫赫,被称为“常胜将军”,被封为左武为大将军,后患病而亡,享年76岁。当唐高宗得知苏定方去世后,感慨地说:“苏定方于国有功,例和褒赠,卿等不言,遂使哀荣未及。兴言及此,不免嗟悼。”可见演义中描写的苏定方和历史上真实的苏定方形象明显不符。
《隋唐演义》中的英雄人物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每个人的英雄事迹都是***,但历史不能演绎,更不能误导人们,演义中的故事终究是传说,属于文学创作,切不可当成真正的历史,这一点一定要分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唐演义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唐演义历史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